她设计的产品都具有玩具般的游戏性,不管是最初可移动的集装箱系列家具,还是最新的Flammable蜡烛。因为她与生俱来的自然不羁与玩乐精神,她的作品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本期《海福乐-非常设计》的嘉宾——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师李鼐含,为我们分享她的创意生活。
她设计的产品都具有玩具般的游戏性,不管是最初可移动的集装箱系列家具,还是最新的Flammable蜡烛。因为她与生俱来的自然不羁与玩乐精神,她的作品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本期《海福乐-非常设计》的嘉宾——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师李鼐含,为我们分享她的设计经历创意生活。
Naihanli&Co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李鼐含
以下文字节选自
【海福乐-非常设计】李鼐含:设计,让生活也可以游戏的采访实录:
非常设计: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设计这一发展道路呢?
李鼐含:在高中的时候一心想要学理科,可能是因为理科对于女孩子来说比较有挑战性吧。然后慢慢地就对建筑设计开始感兴趣,感觉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科,觉得这个学科确实有很多挑战性,跟我的性格也比较相符,然后就深入地去做了这件事。我对所有的事情都比较感兴趣,设计是不限制个人的兴趣爱好的,所以我觉得能够去做一件长期具有挑战性的事是挺不容易的,不会干着干着就觉得乏味。
非常设计:您是毕业于伦敦建筑大学学院建筑学专业的,那在您看来国外的建筑教育与国内有什么不同吗?
李鼐含: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文化冲击,现在去留学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之间的落差会小很多。我刚去的时候,身处在一个非常自由的环境中,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但是在国外的大学里竞争力非常强,对个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要求很高。我们国内的校园是田园式的,太不现实了。我从上大学第一天起就被老师各种抨击,国外的教育是一种跟就业环境和设计师最后的生存环境极其相似的一种教育环境,基本上跟从业是一样的。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很高的自律性,不是说让老师来规定你,对每个人的要求确实是挺苛刻的,而且比较直接。建筑教育明确的说是一种职业教育,就是教你怎么做一个建筑师,所以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会按照一个建筑师的标准来要求。
非常设计:目前国内出现了很多山寨建筑,您对这一现象有什么样的看法?
李鼐含:我觉得这就跟小孩学说话一样,在一开始的时候只能去模仿。对设计的需求量大是我们的一个现实情况,但是我们国内的设计师在册的或者说真正达到一定职业水平的人数有限。我觉得“山寨”这件事情已经快走到头了,因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模式要发生转变了。虽然这种快速的生长或者说快速的复制可能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总的来说,整个经济环境对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这种快速复制所带来的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出来了,我们也在不断地提出到底什么是中国设计。人们对于消费越来越趋于精致,不再是简单的为了吃饱穿暖。其实对于设计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根据要求把自己以前没有机会提出的理念去实现出来。在10年前,建筑师做设计的话基本上就是一个量和速度的要求,基本上没有机会让设计师自己去发挥,这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因为我们是为整个经济环境服务的,而设计就是服务性的行业。
非常设计:您是在2006年创建了Broached工作室,并且也拥有了自己的家具品牌,我们非常好奇的是您专业学的是建筑,那您是怎样从建筑师的领域过渡到家具设计乃至是艺术领域的呢?
李鼐含:虽然那个时候我对艺术圈还不是很了解,但是想做一个艺术工作。我自己的家具正式是从2010年开始做的。在2006年到2010年之间做了很多类型的擦边球的活动吧。我觉得这段经历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有在国外学习的背景,再加上当时有很多机会去参与一些很有意思的项目,也认识了一些很好的建筑师,深入的了解了一些在当时比较有意思的项目。我觉得我上学的时候学到的东西还是比较理想主义的,但是在当时国内“山寨”还比较横行的环境下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武之地,如果直接进入到这种商业模式中,赚钱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觉得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在我看来建筑师是一个挺神圣的职业。所以我就觉得应该去尝试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去尝试一些是时间短,但是更有控制性或者更能满足自己的一些项目。在一开始我做了很多艺术展的设计,包括平面和策划项目。后来时间积攒到一定程度,才觉得可以把精力认真地投入到自己的家具设计中。 其实家具就是缩小的建筑,我本身的家具设计也不是产品设计的性质,只不过是换一个角度去重新看待家具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此之前积攒的这些经验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