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的成都,被一场晨雨洗得格外清透。带着对建筑美学的好奇,我跟着「成都城市建筑美学巡礼」的脚步,深度探访2025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刘家琨的三个建筑作品。
原来建筑从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会呼吸、会讲故事的生命体。
第一站:鹿野苑,一块会呼吸的巨石
穿过雨雾中的竹林,
晨光透过叶隙洒下来,
落在鹿野苑的清水混凝土墙上。
那种铁灰色不是冷硬的,
反而带着一种温润的质感,
像被岁月磨过的玉石。
站在这座被称为「会呼吸的巨石」的建筑里,我忽然懂了刘家琨的东方哲思——他没把建筑做成张扬的艺术品,而是让它像山一样「长」在自然里。
混凝土的肌理里藏着风的轨迹,光影的变化就是建筑的呼吸,原来「安静」也是一种强大的美学力量。
第二站:水井坊博物馆,六百年的新声
走进水井坊时,
老窖池的酒香混着雨后的潮气扑面而来。
有意思的是,
老作坊的青砖黛瓦旁,
钢铁结构正以一种巧妙的姿态「生长」着...
这是刘家琨给六百年烧坊的一份礼物——他没让现代设计盖过历史的痕迹,反而用轻盈的钢铁线条,给老建筑搭了个「会说话的框架」。
站在新旧交织的空间里,仿佛能听见酒液发酵的声响和金属结构的共振,原来「传承」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历史与当下对话。
第三站:西村大院,平凡生活的加冕礼
午后时光,
走在竹影清风里,
豆花店的麻辣鲜香飘得很远。
走进西村大院的那一刻,我被这个混凝土巨环震撼了——它明明是硬朗的几何形态,却裹着满满的烟火气。悠闲的老人、追跑的孩子、喝咖啡的年轻人……所有人都在这个「火锅」里自在生活。
刘家琨说这是「为平凡生活加冕的史诗」,原来最好的建筑美学,从来不是取悦眼睛,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归属感。
跟着脚步丈量完这三座建筑,已雨过天晴。回头看时,忽然明白:建筑的美不在摄影师的镜头里,而在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里——是鹿野苑的光影、水井坊的酒香、西村大院的烟火,更是设计师把生活嚼碎了,再用建筑语言慢慢拼起来的温柔。

感谢这场雨中的相遇,
让我看见建筑最本真的模样:
它不只为美学存在,更为生活生长。
---------------------------------------------
活动发起:MBB COLOR(MlleBinbin)
主办单位:成都不倦社群
联合主办:佳饰家
活动支持:新浪地产设计、非常设计师网、四川手机报、腾讯家居、十间坊实战赛、三色堇设计、内玛迪索、無束设计、维顺安设计、言泓设计、中易秉诚空间设计、木岚筑造、位必艺术、Y PHOTOS、闽南功夫
---------------------------------------------

不倦,脱胎于MlleBinbin(MBB)空间色彩研究与教育中心,以法国ACAE建筑空间色彩研究与教育协会做为学术背景。在MBB空间色彩设计课程中遴选优异成绩具备有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和愿意成长的设计师,从微小的想法开始实践,成为改变自己和世界的起点。
作为深耕于“青年设计师学习与成长的平台”,将“爱好学习,从不厌倦”做为不变的信条。以多元弹性的方式,探索生活与工作方向,找到个人风格与优势,点亮心中的光,打造自己的时代。这样的她/他们是不倦学设价值观的践行者和捍卫者,不倦因她/他们而存在。
成都佳饰家装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佳饰家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创建于2016年,坐落于成都市崇州经济开发区,厂区占地23亩,厂房建筑面积15500平米,是一家专业从事家居饰面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21年制定了创建“美丽工厂”三年行动纲领。通过“美化外在形象,强化内在过程, 优化指标表现,深化团队文化”四化建设, 打造成“形象美、过程美、指标美、文化美” 四美的现代化企业。
MlleBinbin(MBB)源自法国STRASBOURG,致力于色彩生态的永续发展。MBB作为一个跨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对企业的色彩战略、CMF(产品设计的颜色、材质与工艺研究)和落地的系统工作饱含热情。为企业和团队进行色彩战略、研发、设计、教育多维度应用和管理,从而赋能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