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最早被称为容臭,又叫“佩帷”、“香缨”、“香袋儿”、“荷包”等,是一种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细末,具有提神和辟邪之用的配饰,古时人们常把香囊佩戴在胸前腰间。
香囊最早被称为容臭,又叫“佩帷”、“香缨”、“香袋儿”、“荷包”等,是一种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细末,具有提神和辟邪之用的配饰,古时人们常把香囊佩戴在胸前腰间。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就是指佩戴一种用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制成的香囊。
黄缎地缉绒线绣夔龙纹香囊
红缎地缉绒绣轮纹香囊
秋兰图
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女子把这种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男子在探访长辈时则在腰间配以香囊表示尊敬,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百索系腕上,五毒不敢犯,五毒化灰尘,妖邪归地府”的民谣,足可以看出香囊所起到的隐喻象征、托物言志的鲜明艺术特色。
汉代彩绣云纹香囊
清中期 打籽绣缉珍珠珊瑚珠八仙香囊
民国鎏金香囊
古时皇家和大富大贵的权贵人家常以金银、玉石、象牙等珍贵材质制成香囊配于腰间彰显地位,制作工艺通常分为玉镂雕、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配以工匠们精雕细刻的精巧花纹样式,制成长约十厘米悬挂珠宝流苏的基本样式。
花丝编香囊
金镂花嵌松石翠片香囊
金丝香囊
染色象牙香囊
象牙雕花香盒
象牙镂雕香囊
象牙茜色镂雕花卉纹香囊
镂雕嵌宝香囊
青玉勾莲纹镂空玉香囊
有一种特别的熏香器由两个半球组成,子母口可以扣合,下半球内装有两个同心圆机环和一个盛放香料的香盂。大的机环与外层球壁连接,小机环分别与大机环和香盂相连,巧妙的利用重力作用和机械平衡原理,香料不会倾撒。
雀鸟纹鎏金银香囊
鎏金银香囊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代缠枝花纹银香毬
民间香囊图案有繁有简,大多以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语、诗文为主,装饰味很浓,通常以彩色丝线在彩绸或者布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
青缎地拉锁绣杏花纹荷包
平金绣荷花纹荷包
黑缎绣牡丹荷包
老人多佩戴绣有梅花、菊花、桃子的香囊,寓意长寿,双莲并蒂等形状的图案象征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小孩喜欢的则是飞禽走兽类的图案。这些图案通常以丝织物做成,施彩绣,质料、花样繁多,流传至清代,已不少传世实物。
黄地盘金银线寿字香囊
镂雕莲花玉香囊
南宋镂空鸳鸯戏水金香囊
老虎香囊
端午历来有戴“香囊”的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内置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岁时杂记》中曾提及过一种垂吊棉线,穿以细珠,以蚌粉置于其中的端午香囊。在清代,佩戴香囊也成为皇宫的防病措施之一,乾隆皇帝曾发过“每年五月初一起挂五毒荷包”的谕旨,他自己也在端午节这天佩戴“五毒荷包”,“龙舟荷包”。
金银丝绣二龙戏珠葫芦香囊
拉锁彩绣二龙戏珠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