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建筑设计

潘冀:建筑绿时代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41090)评论:(0) 收藏:(0)
论坛中JJP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创办人潘冀作出了“建筑绿时代”主题演讲,从时尚的层面分析绿色建筑在设计上的内涵,并且提出绿时尚这一新名词。
  2016两岸绿色建筑论坛,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JJP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科技委建筑分委员会、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建筑技艺》(AT)杂志协办,于2016年12月17日在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多功能厅隆重举办!非常设计师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论坛进行全成直播(直播回放)。
 
  论坛中JJP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创办人潘冀作出了“建筑绿时代”主题演讲,从时尚的层面分析绿色建筑在设计上的内涵,并且提出绿时尚这一新名词。
JJP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创办人潘冀  
  潘冀:现在大家都很追求时尚,建筑师也是常常在外形上追求时尚。但是我希望这个时尚是一个绿时尚。我下面跟大家分享几个图片,之前也有分享过。这幅画是美国的一个画家在1840年左右画的,他的寿命不长,1801年到1848年,他那时候提的几幅画给我们很大的提醒。
 
  他说到建筑师的梦,建筑师真的是能够跨越古今,掌握所有的事情,从埃及的金字塔,一路到希腊罗马的建筑,到后来的歌德等等,好像建筑师真正是掌握所有的大钱,能够很神气。他后来提出第二幅画,《帝国事业·圆满》。二次大战之后,世界各地陆陆续续享受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战争、很平静的年代,好像资源使用不完。所有各种样的建造,非常奢华的生活模式。我不能说中国过去这些年有什么奢华的建筑模式,但是对生活方面确实有很多大规模、大尺度的建设,好像跟世界其他国家不一样。比如美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使用地球上的资源,享受这些资源。
  可是我真的没有想到他在一百五六十年前,就看到这样的景象。这是另外第三幅画,《帝国事业·毁灭》,当我们真的没有好好善用地球的资源、没有好好善用我们所有的机会的时候,就真的做了很多很多不该有的糟蹋。最后的结果就会像这种景象。这种景象今天岂不是我们常常看到,我们很多天灾都是破纪录,多少百年才发生一次天灾,现在几乎每一年都在世界各地陆续不断发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警告,我们不能不警惕。
 
  我们事务所在台湾所有的尺度都相对比较小,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我们希望我们的建筑不但是创新而已,也都能够符合绿色、永续的观念。中国这些年也非常努力地在追求绿色建筑、永续建筑。北京的芳草地也得到了美国LEED白金级的认证。台湾台达电子也有幸得到美国LEED白金级认证,而且是零碳排放。
 
  这个项目在美国硅谷的范围,Google、苹果都是在这附近,它是在新兴绿能之城,都是高科技集中的地方。它的对角就是著名的特斯拉电动车的地方。这个基地旁边就是湿地,怎么样能够好好的善用这块地,很小心的用很敏感的这块地。我们跟业主讨论很多次之后,选择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的情况之下,怎么样子能够盖它的办公总部,在美洲的总部,有仓库,还有很多功能的空间。这是刚刚完工的时候,植物还没有长起来的时候的照片。
  这些房子所产生的造型,不只是为了造型,都有它的一些特殊的功能。像这个大的框架,房子不高,两三层楼,基本上是两层楼。但是我们这样的造型,就造成了对下面的保温有很好的作用,上面是太阳能置放的空间。
 
  北边是最好的采光的地方,我们就尽量让它使用自然的采光。气候好的时候,完全可以自然的通风。这是多功能厅。南边需要遮阳的时候,就可以给它合适的遮阳。它的屋顶放了很多太阳能板,在可以放的地方,都有太阳能板的置放。室内是完全可以自然采光,白天基本不需要开灯。
 
  在构造的方法上也尽量采用在当地最方便构造的方法,比如很大的仓库,大概十公尺高的仓库,它的墙板是水泥直接在地面上打,然后把它竖起来,就变成房子的墙板。里面用金刚架来做。完成的时候就是这样,因为它是仓库,那边的气候状况还不错,我们用了自然的大的风扇来做通风。
  这栋房子整个都是采用地热、地暖,其实地底下的温度是比较稳定的、是恒温的。冬暖夏凉。冬天外部天气冷的时候,能够从地底下取风上来,等于是天然的暖气。夏天很热的时候,从地下取风上来,就是自然的冷气。大概就是保持摄氏23度的温度。这样的做法,我们在整栋房子办公区,都埋设、铺放管道,这些管道就是把地下的风一路引进来。在整个房子分布下来,长达147公里。大家会想到混凝土打进去,这个管断了或者裂了怎么办呢?因为它采取的构造,很容易探测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这个房子目前的工程技术,自然采光、生态水池、雨水回收、自然通风、地下水源热泵,可以很容易的达到近零排放。这个房子的能源,它自己可以生产,足够它自己使用,因此就没有碳排放。因为建筑在世界上的耗能,比如开车等等的耗能,其实建筑行为耗能占了地球上能源使用的几乎60%上下,所以建筑物的产生和建筑物的使用,假如能够零耗能,慢慢朝这个方向走,我们整个地球暖化的问题就会改善很多。这是我们一起努力要达成的目标。
 
  这是去年10月份,这个城市的市长也来了,这是台达电器董事长,他有很有名的书就是《时代的力量》,非常好。开业的活动中国人免不了的就是舞狮舞龙,还有气球等等。害得我们那些日子想好好拍房子的照片,都没有办法。
  这是在台中的科学园区,是台湾集体电路其中的一个厂房,这个厂房所占据的地大约是18公顷,地的大小是可以放得下49架波音747飞机的。在这样一块地里要盖工厂,而且是有一点点坡度的山坡地,所以需要相当大的环境的破坏。所以施工的话会有这样的问题。
 
  在这样一块地里要建设,大家也知道台湾土地很缺乏,所以一块地要盖任何建筑都盖得满满的。这个厂本身的长度是300公尺长,高度是三四十公尺高。所以在这样一块地里放两个厂,还要放办公、研发的总部,还有其他配套设施。所以对土地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和压迫。这栋厂房45公尺高,离马路很近,300公尺长。大家可以想像这样的房子放在路边上,对环境、对人的影响会多大,人会感到很有压迫感。但是很难得的土地,必须有生产活动在这里发生。我们就一起研究,看怎么样做。我们经过努力之后,跟业主在这块地上做了非常大规模的建设,而且很努力的做对环境保护的功课。落成了没多久之后,这些非常难得的野生动物都回到了这里来。有野兔、鸟,甚至蝴蝶、蜻蜓等等,都回到这块基地来。
 
  基地大概18公顷,建筑物覆盖的范围大概11公尺这么大,总共建筑面积54万多平米。每天有八千名员工在这里进进出出,有很多是坐大型的交通车来的。我们跟业主一起来回讨论之后,我们做了很多大尺度的建筑物,怎么样可以减低大尺度造成的压迫感。留下的空地尽量把它变成非常自然的环境,让小动物都可以回来。45公尺长的墙面,分成很多段,最上面是太阳能板,中间因为有玻璃的窗的封面。再下面是植生墙,还有景观植被可以往上爬,再剩下一点空地可以做生态水渠。这样立面的结果,最后盖出来的45公尺高、300公尺长的墙面,对今后路边环境的影响,大家所感受到的是这样的环境。如果员工骑机车来或者访客来,这里也有迎宾的地方。建筑顶上都是太阳能板。
 
  他们希望员工进到他们工作的场所的时候,不会像进到工厂一样的感觉,有一点像商场的空间,但是这是完全自然的采光、自然的通风。这是中庭的情况,上面排放、上面采光。通过巴士车来上班的员工,走进办公室就像走进公园里一样。研发和办公大楼前面这一点点空地做成自然的生态水池,因此他也不会觉得,因为这是企业,而造成非常高压环境的压迫的影响。这是用水情况。冷却水等等资源都可以回收。山坡上的水也可以进到生态水池里去,所以他们的水是可以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这就是这些水对环境做的帮忙的情况。因为要对这块地进行建设,所以肯定对原来这块土地上的生物造成影响,它们都跑到山上去了。后来我们做了一些管道,供它们走,所以它们就不会被车子碾到。
 
  我们也很有幸得到美国LEED绿建筑黄金级的奖。大家都知道这种生产的工厂基本是不可能得到奖的,但是我们却得到了。我们还得到了台湾评比最高的钻石级的奖。当我们进到环境里去,我们非常希望我们建筑的行为和活动能够达到修补、复育、复原。被建筑物占到的地方永远不可能复原,但整个环境我们希望能够复原。
  大家知道捷安特脚踏车,在世界上也是排名很前面的做脚踏车的厂牌。他们在这边建他们的企业总部,我们在想怎么样对环境很友善,我们也想表达出企业的形象。今天早上到崔总工作室看到一座建筑物尺度比我们大几十倍,也有很类似的想法。我们希望在这样一块地上,怎么样表达这个企业单车的能量,是向上的、流动的,它本身的LOGO就是流动的速度和形象的诠释,我们用这个来表达建筑物。它的总部的部分就是流动的感觉。另外他们的展览馆是他们几十年来成就的展览,也是用他们的LOGO的形象做成的。希望产生的体量的感觉是流动的感觉,包括景观的设计、铺面的设计,全部都用这样的地面的景观桥。他们楼地板面积38620平方,他们希望能传递出一种跟环境很友善、很温和,但是也要与企业形象相符合的建筑物。
 
  我们大概七八年前做了台中市的公共咨询图书馆,本来叫数码图书馆。我们就在想,现代的图书馆,既然要叫做资讯图书馆,那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现在知识的流通,也不是像以前一样看书的方式。我们花了一些时间去了解台中市这个城市的历史、纹理,我们发现台中市是两条河,中间做了很多灌溉的渠道,慢慢形成台中市的纹理。我们就用这个概念来设计这个图书馆。我们希望给人家的感觉是很自然、是一个知识的长河,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概念。
  现在的工程技术越来越进步,很多工艺都可以克服。在都是往上长的环境当中,有一个流动的、友善的环境。因为它流动的墙面,可以给人造成一些不一样的印象和结果。甚至他要跟隔壁的土地相连的时候,我们希望留出一些给人流通的地方。台湾的消防法规也很严格,都要有员工逃生的升降平台,在曲面上做升降平台有很大的困难,后来我们想到观景的地方可以做升降平台,而且可以叠加在一起,对立面也很有帮助。
 
  我们越往细部去设计,就越觉得很有趣,现在的软件也很帮忙,很多东西在画图的时候都可以画出来,但是当我们去细想所有细节的时候,这些不同的关系是不是造成浪费,是不是对人很友善,是不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对象,例如有些儿童活动的空间,可能没法设计。很可惜,在室内实在没办法像外观一样这么流畅的上上下下的流动。我们就用一些移动的书架,还有靠窗的位置,一开馆的时候,这些位置都被先占掉了。
  这这样的设施里,怎么样做出有别于传统的图书馆?就是尽量自己去开发、去研究使用的需求和人体的工学,做出很多不同的家具来。我们做出84种新的过去图书馆没有用到的家具。
 
  这些片片段段的努力,也让我们在相当多不同的国际媒体中都受到注意和报道,给我们奖。国际图书馆协会前年的时候选的此生必去的图书馆,把这个图书馆选为此生必去的图书馆。但这些专业的评估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建筑物是给人用的,怎么样让人能够喜欢用,而且用得很好。作为建筑物这个画面是我觉得最得意的画面,大家很喜欢去,就好像变成台中市一个大客厅一样,所有人都喜欢去,他们在这里举办很多活动,成为民众生活的第三空间。从2012年开馆到现在快四年的时间,进去的人有680万人次,平均每个月有14万人进这样的小图书馆。我觉得这是我们建筑师可以做的努力,用大自然建设的硬体设施,让人能够好好的使用。这是很符合绿建筑的精神的。
 
  还有一个小项目供大家分享。我们前几个月的竞赛,就是空气中心。在市区里,有公共的训练中心、住宿的商务酒店等等。台湾的土地和拥挤,一块土地怎么样发挥最大的功效。右边是会议中心,左边是商务酒店。我们怎么样在这样一块地里,做出这样的建筑,能够尊重环境,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这个大的原则。
 
  在各种可能的层面上,制造绿色这个平台。一年有四五个月是不需要空调的,怎么样能够自然的通风,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我们上面有一个演讲厅,350人的演讲厅,可以不使用空调,是自然通风。这都是符合永续的,也是符合现代美学要求的建筑物的实践。
  建筑师常常很喜欢自我表现,常常很喜欢给自己定出一个自己的风格。建筑师就把他的建筑物变成他的代表一样,做成他穿的衣服的形状。建筑师很喜欢特异浮夸和个人英雄表现,都是常常有的。我们事务所多年来一直希望自己要求的是,我们是从里头很自然的发出来,以至于外头可以表现出你所在的环境,追求内韵外扬,而且是不卑不亢的敬天爱人的自然的流露,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建筑师值得一直追求,也不会破坏环境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