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建筑设计

【每筑建文】潮汐式办公——Project普罗建筑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43138)评论:(0) 收藏:(0)
潮汐是当下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真实的反应了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两面性。人们过于急速的被周围的地理文化空间所教化,人的“潮汐”状态,构成了首都的基本形态。
  潮汐是当下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真实的反应了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两面性。人们过于急速的被周围的地理文化空间所教化,为自己贴上标签。人的“潮汐”状态,构成了首都的基本形态。本期《每筑建文》请来officePROJECT普罗建筑工作室主持设计师常可为你解读,做这个设计的初衷。
  每筑建文:首先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会想到移动式办公的概念?
 
  常可:许多人也这么问我,因为办公还是在一个比较固定的场所。是有两点原因,第一点这个移动工作空间是和我自己的工作室的状态有一个关联的,我这个工作室的情况是一个创意工作室,我们的人员相对较少,而且变动较大,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办公模式,就需要经常调整空间布局。另外一个作为一个设计工作室,都需要一些非标准的空间的需求,比如做模型,开会,做沙龙,要实现这么多功能,不做空间分割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既要有隔断,又要有隔断的灵活变动。第二点,我工作室的地点是在一个众创空间,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还是需要有一个风格,我们需要灵活的办公,没有一个界限,有这样一个灵活的隔断就很方便,所以就诞生了这个办公空间。
  每筑建文:当时是怎么想到“潮汐”这两个字呢?
 
  常可:其实这个名字可以非常形象的让大家理解我们这个设计的功能,其实想说,整个空间都是根据移动的箱子而变化,所以就变成了一个潮汐的状态,很像城市的潮汐现象。所以我觉得潮汐两个字很贴切,不仅仅是这一个项目,我们还有一系列的以潮汐明明的项目。
  每筑建文:你一共有四个模块,想问问这四个模块都是做什么的呢?
 
  常可:比如说第一个是一个入口式的空间,有一种上班的仪式感。第二个空间我们作为会议室,第三个作为一个阅览的空间,第四个作为休息空间。这么切割可以产生非常多的组合,可以有上百种的组合方式,这种划分也是这个设计很重要的点。
  每筑建文:移动空间的轮子和箱子是怎么结合的呢?
 
  常可:一个箱子会配有四个万向轮,这个轮子是很重要的,能给人一种动态感。我们不断的研究如何让轮子做的更好,其实这个箱子我们做的很轻,不会对办公地点的地面造成损伤。
  每筑建文:有人也说可以把这个空间放到公园里去做一个展品,如果要放在室外有没有什么特殊处理?
 
  常可:这个设计最开始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办公空间,不过今后会往室外的方向发展,会加入一些有意思的装置,可以作为咖啡店,外卖铺,或者是娱乐场所。我们尝试集装箱做一个项目,在怀柔。我们尝试用集装箱和老式的住房互相结合,把原来的房间扩展出更多的空间,我们也加入了内保温的功能。不用担心集装箱房屋的保温性能,只要保温做到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每筑建文:很多人问展览结束之后你们会不会把这个展品卖掉?
 
  常可:我当然希望在展览结束之后,这个展品可以让更多的人利用上,让这个设计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我们的理念就是想让把我们工作的场景带入到这个展览中,如果会有人喜欢,我们当然希望它可以去不同的地方。我们是一个成立不久的工作室,我们的态度和传统工作室不一样,希望不仅仅局限与项目本身,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