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设计面面观”——《民宿设计之魂与经营之道》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42035)评论:(0) 收藏:(0)
本期“非常面面观”邀请著名建筑师姜靖波,北戴河艺术村星点草堂民宿主阮亚琼和资深旅行爱好者、民俗爱好者刘洋为您解读《民宿设计之魂与经营之道》。
  民宿作为当今中国又一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甚至所有的农村都想搞出一个民宿项目,吸引更多的驴友以及民俗爱好者。但是千篇一律的发展也让民宿产业的竞争越加恶劣,甚至会有农村城镇化的声音出现,或者经营者的管理不当导致民宿产业并不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收入,反而会带来经济负担。本期“非常面面观”邀请著名建筑师姜靖波,北戴河艺术村星点草堂民宿主阮亚琼和资深旅行爱好者、民宿爱好者刘洋为您解读《民宿设计之魂与经营之道》
著名建筑师姜靖波 北戴河艺术村星点草堂民宿主阮亚琼 资深旅行爱好者、民宿爱好者刘洋
  第一部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民宿
 
  姜靖波:想问一下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民宿?
 
  刘洋:中国特色的民宿是由本地居民自己发起的,大多数是可以和本地居民一起居住,可以和融入当地的民俗。虽然有时候居住体验并不如国外民宿那么舒服,但是各有特色。
 
  阮亚琼:现在一些客栈或者青年旅社有时候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的民宿,只能说是有民宿风的酒店,但是不管是真正的民宿还是有民宿风的酒店,都是很好的旅游体验产品。
 
  姜靖波:什么样的民宿才是好民宿?
 
  刘洋:对于我来说我是想感受当地的文化,只要能让我体验当地生活文化的民宿对于我来说是好的民宿。
 
  阮亚琼:作为一个民宿主,我认为民宿要体现出一种主人文化,是特别重要的。要有充分的地域体验,要让用户获得独特的感受力。所以不论是地域,还是民宿主,都要给予体验者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感觉。
 
  第二部分——中国民宿快速发展的背景与机遇
 
  姜靖波:如果把城市中的个人文化带入到乡村的地域文化中,如何平衡者之间的关系呢?会对乡村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刘洋:这个就要说说大理的发展,曾经一个小渔村,到后来发展到民宿遍地起的局面。甚至大多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最严重的两个房子中间只有一个能通过两个人过道。但是发展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当地特色,虽然为当地居民提升了生活品质,但是却破坏了自然环境。再比如西藏,其实在这一点就做得很好,当时我们住在一个藏民的帐篷里面,完全就是一种当地的生活环境,这样既带动了经济发展,又保护了环境,所以民宿是一把双刃剑。
 
  阮亚琼:我不是谈如何改造乡村,我想谈如何将城市生活中最优秀的元素带给乡村,怎么样把朴素的乡村生活嫁接到城市生活中。其实我认为城市文明是可以和乡村文明共生的,比如城市中的泡吧,或者歌剧这类的。对于乡村生活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姜靖波:听了两位的观点,刘洋的偏大众,而阮老师更小众。其实整个民宿就是一道题,我们的出发点是帮助村民的生活,而不是占领乡村。所以不是各种文人雅士到乡村的一种情怀的宣泄。而是如何将自己的这种情怀,带给乡村中的人们,这才是真正要做的。正如刚才所说,欧美的民宿是一种传承的态度,而中国的民宿已经产业化了,所以怎么把控中国民宿产业的发展速度?
 
  阮亚琼:我是有所关注,谈一些我们自己遇到的问题,2015年是中国民宿年,民宿发展以井喷的速度发展。出现了两个分极,南方提供的民宿产品虽然提供的物理空间小,而且居住环境也不是特别理想,但是网络上舆论的热度确实很高。而北方的民宿提供的民宿产品虽然物理空间大,但是相对南方网络舆论热度却不是很高。
 
  刘洋:正如民宿从国外传入中国,最开始民宿的概念是租用空房去作为旅行的居住点,或者像是农家院这类的,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现在民宿的选择种类有很多,所以自然竞争就很激烈。
 
  姜靖波:其实现在北京周边有很多,但是称不上民宿。所以民宿的标准是什么呢?
 
  阮亚琼:北方市场弱于南方市场,在政策方面,南方政府把民宿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在地理气候原因上,南方比较适合一年四季旅游。所以说,北方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尤其北京周边民宿发展和旅游都市身份不吻合,这也是我们想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民宿怎么做出自己的特色,这也是见仁见智的一个情况,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就有不一样的面貌,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会比较好。自己怎么做好,要结合市场和个人情况而定,拿我们自己来说,我其实是一个理工男,最大的情节就是文艺情结。我们对文艺情有独钟,胜过真正学艺术的人,所以我的民宿特别小众,为青年人而服务,为那些四平八稳的年轻人服务。从哪里找到他们的开发口呢?就是艺术,从这里找到开发点。我们的口号是“无文艺,不青春”,从这个意义来说,希望我们的产品可以回归城市,青年人更愿意线下聚会。
 
  第三部分——设计民宿的痛点是什么,设计的方法论是什么?
 
  姜靖波:其实理工男比纯学艺术的人更爱文艺,小众情怀和大众情怀是一个对比。乡村情怀是大众,怎么用我们的小众情怀服务乡村指导乡村?现在设计圈最热的三个词“情怀、文化、体验”这三个词如何排序?
 
  刘洋:对于我来说,“文化、体验、情怀”是我的排序,因为文化吸引我,所以我才要去体验,最后才会有情怀。
 
  阮亚琼:文化肯定排在首位,至于体验和情怀可以排在一起,对于我来说这两个词没有什么区别。
 
  姜靖波:那这么说吧,以我的项目为例,我总结了三个关键词“自然,人文,生活”简单的排个序?
 
  刘洋:其实很难,割舍哪个都难。
 
  姜靖波:那我举个例子,现在我们这好要打造规划一个古镇。现在的古镇都比较火,但是这个古镇人文味道很重,为什么呢?因为有了太厚重的人文就会显示出高大上一些,所以对这个古镇我们的规划定位是一个抗战古镇。所以我认为人文是一个点,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有很多的因素,我个人觉得这个古镇应该加入自然和生活的关键词。
 
  刘洋:反例也有比如凤凰古镇和乌镇,过于商业化,人文就是小商贩,失去了平衡。
 
  第四部分——关于民宿的经营与推广
 
  姜靖波:我现在只是一个设计师,没有经营者的思路,能不能请阮总介绍一下未来小众情怀的经营和思路。
 
  阮亚琼:总的来说,民宿这一个板块我比较认同武汉大学一位教授的观念,“宜居,利居,乐居”其实在围绕人生活环境来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是美的。第一点就是宜居,利居就是环境是否能存活下来,能不能可持续发展。而乐居就是在人们基本条件都满足的时候,时候能可以过得更好,让人们对居住在这个环境中更快乐,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关于经营和推广,我们自身来说,我们认为未来的经济环境,是小众经济环境。
 
  刘洋:未来有两个发展模式,对于我们的长辈,也许就是经营好就可以了,而对于我们来说要经营的更有特色。
 
  阮亚琼:正因为有互联网的存在,小众经济在未来会有大趋势。
 
  姜靖波:在我们自己经营上,我们想让老百姓不光住得进去,还要住得好。最后我们更希望能吸引别的人来了,所以我认为就是住得好,住得久,住得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