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投稿】成都宽窄巷子·% Arabica咖啡店

来源:B.L.U.E. 建筑设计 阅读:(4517) 评论:(0) 收藏:(0)

% Arabrica咖啡的理念是“see the world through coffee”,透过咖啡看世界...

  宽窄巷子始建于康熙年间,主要由三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组成,其间有多条小巷子相连,纵横交错。民国初期,三条主街道中宽一点的被命名为“宽巷子”,窄一点的为“窄巷子”,有一口井的就叫做“井巷子”,宽窄巷子因此得名。宽窄巷子作为成都的历史文化地标,人流熙攘,而井巷子因为只一侧有商铺,另一侧是围墙,在喧闹中别有一番清净。% Arabica咖啡的中国旗舰店就坐落在这里。


  项目场地是一间传统的川西民居,位于在井巷子中段的一个小广场旁边。宅院共一进,有两侧厢房和正房。南侧和西侧是两个传统的木构门头,分别面向井巷子和广场。古建筑青砖黛瓦,古朴素雅,满是成都的记忆。很多原住民仍然生活在井巷子周边,这里仍有着地道老成都的生活状态。




  面对富有历史底蕴的老宅,我们从尊重场地精神的角度出发,试图将成都独特的气质融入和延展在空间之中。宽窄巷子的市井烟火气息,老成都休闲的生活节奏,都对我们的设计产生了影响。% Arabrica咖啡的理念是“see the world through coffee”,透过咖啡看世界,这和我们的设计理念也很契合。我们认为一个咖啡店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杯饮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咖啡,让人们有机会相聚和交流,充分感受当地的城市文化。我们希望这间店铺成为小街区一般的场所,顾客在其间或漫步,或停留,可以没有拘束的活动和交流。让整个店铺成为动态的,有着丰富立体体验感的空间。这也是将巷子中生动的生活氛围延伸进室内,让空间既展现品牌的风格,也凝聚城市精神。




  初次考察场地时,我们就决定将房屋中庭区域原先加建的屋顶去除,让老宅恢复三面房子围合内院的布局,这也为整体的空间设计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将柱子表面的深色油漆打磨掉,呈现原木真实的颜色和质感,用金属构件对木结构进行局部加固。宅院初现它原本的样貌后,我们把整个中庭设计成简洁现代的白色水池,客人从主入口进入,眼前一池平静的水面,让人瞬间摆脱城市生活的喧嚣繁杂,一下子进入宁静安逸的空间氛围。水池周围是一圈围合的落地玻璃,将自然光线最大化地引入室内,  空间整体的通透性也在视觉上带来一种流动感。这种做法虽然牺牲了一部分营业空间,但我们认为,室内外空间的充分融合,宅院自然灵动的气息, 是更宝贵的空间特质。围绕水面设有一圈吧台座位,客人围坐在中庭四周,彼此间形成了一种亲近的关系,而面前的水面又带给人一定的距离感,这样互相看到与被看到的特殊体验感,也增强了公共空间的趣味性。水池四周是一条环形的“室内街道”,街道两宽两窄,也呼应着宽窄巷子的空间特色。走道地面用宽窄巷子里随处可见的老青砖铺装,和周边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 几个同样由青砖砌筑的座椅散落在道路两旁,供人随时慢下脚步休息片刻。尽头的巷道旁边设有半开放的小房间,作为私密座位区。小房子表面为手工砖,其不规则的表面散发着朴拙自然的质感,传统手工艺和有历史感的老宅彼此映衬,相得益彰。在尽可能展现建筑的原始结构和传统元素的同时, 我们也尝试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精髓和品牌的极简美学。正对大门和水池是现代感的纯白色的吧台区,布置在一片轻盈的屋檐下,好像漫步街头时偶遇的路边小店,更增加了街巷般的体验和感受。改造后的空间,人的活动成为了最重要的元素,整体的空间体验感是动态的。人们自由的在咖啡馆中行走,停歇,细细的感受时光,这样的情景也是一种老成都生活的再现。



  我们认为空间设计不仅关乎视觉层面,处理人与自然、文化、生活的关系才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 Arabcia宽窄巷子店的室内空间再现了成都街巷里闲适的生活氛围,体现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这次改造的过程,像是一场与场地和历史的持续对话,同时也是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公共性以及城市生活趣味性的探索。
 

  关于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于2014年,由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与藤井洋子共同创建于北京,是一所面向建筑以及建筑室内设计方向,充满年轻活力的国际化建筑事务所。B.L.U.E.是Beijing Laboratory for Urban Environment的略称,同时也是事务所的核心设计哲学。以厚重历史与先锐思潮激烈碰撞的北京为中心,通过建筑、室内、产品、艺术等设计实践,实现对城市物理、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寻求一个真正连接城市环境的设计平台。


转载申明:非常设计师网所有设计案例图片、文字版权归项目方案设计者所有,禁止商业转载和应用。
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自:非常设计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