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投稿】海蛞蝓酒店 沙滩上的“软体”动物

来源:SpActrum 阅读:(1122) 评论:(0) 收藏:(0)

海蛞蝓酒店是位于中国东海的浙江南麂国际旅游岛开发的一个关键部分。这里是南麂岛贝类自然保护区外与岛屿其他部分连接的马鞍部。
  以下内容由SpActrum提供
  海蛞蝓酒店是位于中国东海的浙江南麂国际旅游岛开发的一个关键部分。这里是南麂岛贝类自然保护区外与岛屿其他部分连接的马鞍部。历史上,这片低低的陆地被沙丘覆盖,从两侧面向大海,“岙”是闽浙沿海对于海湾的常见称谓,故被称作“大沙岙”。大沙岙因其质地细腻、晶莹洁白的贝壳沙而颇受当地游客的青睐。

  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南麂岛享有盛名的贝类和其他海洋软体动物。这个"软体动物"用它柔软的腿抬起自己,伸展触角探索不同的方向,酒店的公共部分就像这样漂浮在沙地之上。沙地与酒店不再是平面上的二元选择,而是空中的酒店温柔的伸出触角庇护下的一片荫凉。白天这里是气候舒适的海滨活动场,晚上这里忽明忽暗篝火的热潮将"软体动物"映照成一个温暖的巨人。
  酒店的“触角”抬升起酒店的公共空间,并将人们从地面连接到她体内的各种公共空间:餐厅、酒吧、SPA和游泳池。另外两个高处的触角伸向外部道路,将乘车而来的客人接入她半户外的大堂。大堂是一个半开放的花园,一个向上凸起的山丘将人引向公共楼层顶部的私属花园,专供酒店的住户使用。酒店的房间位于两座贝壳状的建筑中,为大多数房间提供了美丽的海景。该建筑通过其有机的形式和灵活的连接,融合了建筑和景观之间的界限;它就像一个蹲在宁静海湾上的巨型动物,守候着这片海滩。大量的生态友好技术的使用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各种排放完全不进入自然,自我平衡,成为生态圈良性的组成部分。

  大沙岙的原始场地状态是一片被过往的零星建设所占据、填满了小房子的沙滩。这些房子已经完全侵占了西侧的海滩,并且将曾经连为一体的沙滩一分为二。由于岛屿的发展计划是为了加强旅游和环境修复,设计将场地进行了优化。房屋被计划拆除,场地恢复为从东到西被沙子覆盖的海滩,两边面向东西两个海湾,复原了自然的状态。抬高的酒店局部覆盖于沙滩之上,酒店与沙滩的边界是水平性的,而不是普通的垂直划分。这种划分被沙滩与酒店间的多种连结方式进一步模糊了,酒店将沙滩邀请进来,沙滩从容地接纳着这位身形巨大的访客。
  公共楼层以若干个弧呼应场地的不同部分。向南划出一道优雅的弧度与贝类保护区脱开距离,北部半是拥抱半是抗拒,弧线表达出和北侧山体的若即若离的关系。一道稍微收紧的弧线引领道路穿过建筑,与它几乎对称的一道弧线末端落在面对日出的最佳方向,这两道收紧的弧线之间是面对东部主海滩的宽阔大弧。西侧,另一个小小的触角沿着一道收紧的的弧线一侧指向海滩,一侧抬高深处,面对日落的最佳角度。在内部,各种各样的公共功能区分布其中。数个山丘从沙滩,公共楼层内分别上升到平台,以建立起各个高度层面的自然式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被视觉和照明所加强。他们与空中花园一起构成景观系统的一部分。公共部分由西向东,从日出到日落,为酒店的不同功能用房在不同方向提供了最好的视野。
  早晨,在面对日出的早餐厅面对大海开始一天,晚上在对着日落方向的酒吧里回想一整天的美好,夜晚,在中部的泳池望向南麂岛纯净的夜空,舒展疲倦的身体。酒店客房被放置在平台上方的玻璃壳内。他们落座的方位考虑了高品质海景的方向,由双层玻璃幕墙构成的立面提供了适宜的隔热表皮。整个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容纳客人的设施,更多的是一个增强他们对自然体验的放大器。
  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从一开始就是设计的主旨之一。该酒店首先恢复了沙湾的自然状态,让有机的形式与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平台投射在沙滩上的阴影使公共空间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也能在夏天的烈日下全时段使用。公共楼层的顶部配备了雨水收集装置,以利用灰水。酒店塔楼的双层外壳可以自然通风。生物垃圾处理器可以从垃圾中产生能量,而不需要焚烧的建立酒店的能量自养和零碳零排放系统。有机的形状更激荡着游客在岛上探索大海的美丽和保留自然的神奇。
  设计采用了参数化设计技术。通过数码技术捕捉交通路线与场地方向的优良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转化为一种动势。曲面的形态将建筑投射为自然的一部分,与一系列融合各种边界的设置一起,模糊了两者的边界。酒店的玻璃外壳的角度经过计算使其对太阳的反射角度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反射。

  南麂岛后续发展计划的愿景是大大提升岛内的旅游设施,同时改善生态设计标准。该酒店的独特设计和布局将是这一宏伟计划的标志性符号,成为南麂岛以及东海的皇冠上璀璨的钻石。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海蛞蝓酒店

  项目状态:概念阶段

  项目位置:中国 浙江省 温州市 洞头区 东屏街道 大沙岙海滩

  项目类型:景观设计、建筑设计

  设计年代:2019-2020

  项目功能:城公共设施

  项目构成:酒店、娱乐区域、餐厅、酒吧、SPA及游泳池

  主持建筑师:潘岩

  设计团队:潘岩,李真,唐一萌,郑宇,陈浩,毛雅濛,孙楠,邱雨辰,ShAil Paragkum Patel

  生态设计顾问:Zoe Factory (英国零碳工场)

  客户:平阳(南麓岛)旅游投资公司

  图片版权:SpActrum/谱观建筑设计事务所

  关于SpActrum (谱观)
  SpActrum/谱观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独立建筑设计事务所,于2012年创立于英国伦敦,2016年在北京设立办公室,2021年成立上海创作中心。SpActrum的创始人分别毕业于UCL和AA School,具有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的长期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艺术与学术背景。事务所在潘岩、李真、唐一萌三位合伙人领导下,通过大量的建筑实践,一步步切入中国社会变化的核心地带,在当下剧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立探索建筑学未来的实践样本。

  事务所的主旨是以负责任的实践推动建筑学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人文、科技、城市相匹配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建筑学,并以此解放和拓展人的心灵。在建立前瞻性方面,SpActrum从学术、社会观察、行业认知多个角度,回归到以人的自由状态为核心,结合国内国外的多重经验与实践方法,拥有深入骨髓的洞察时代的专业眼光。在设计实践中,SpActrum具有将观察通过系统性的思考和设计方法转化为设计内容的专业能力。在设计的实施方面,SpActrum具有以卓越的总体性思维统合各个专业设计方,并与最优秀的前沿加工方从根底革新和推动新设计落位的能力与经验。

  SpActrum团队深耕高端室内、酒店休闲、城市公共建筑、都市有机更新,城市规划、文旅策划等社会变革深入而巨大的领域,并获得了国内外的行业、专业认可,被媒体广泛报道。SpActrum的建筑、室内、城市设计作品屡获国际最高级别设计大奖,包括美国建筑师学会AIA Shanghai Beijing Design Awards最高奖Honor Award、美国国际设计大奖IDA多项金奖及银奖,“亚洲设计大奖”The Asia Design Prize最高荣誉大奖(Grand Prize),意大利 A’Design Award金奖,UDAD大奖、IPA地产五星奖、IAA大奖、40 Under 40大奖等,并荣登New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2021封面。

  主创建筑师 - 潘岩
  SpActrum 联合创始人、主持设计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

  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学院建筑学硕士,师从英国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建筑电讯派”创始人物彼得·库克(Peter Cook)爵士。于2004年在伦敦福斯特事务所开始建筑实践之后,曾在英国和澳洲的世界著名事务所担任重要工作。历任英国伦敦福斯特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 设计师, KPF事务所领衔设计师、项目经理、RTKL事务所主管。广泛参与从私宅到酒店,从机场到城市设计的各种不同尺度、不同性质的项目。之后与合作伙伴一起创立SpActrum/谱观建筑,提出了“离散性的建筑学”等批判性实践的主张,并赋予行动。
转载申明:非常设计师网所有设计案例图片、文字版权归项目方案设计者所有,禁止商业转载和应用。
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自:非常设计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