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V视讯 > 行业聚焦

V视讯:设计驱动力&新青年设计论坛暨2016大师工作营开营礼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19171)评论:(0) 收藏:(0)
2016年5月22日,大师工作营以开营为序曲拉开“青年设计师成长计划”的新篇章。
  2016年5月22日,大师工作营以开营为序曲拉开“青年设计师成长计划”的新篇章。在当代MOMA云阶行馆隆重举办设计驱动力&新青年设计论坛暨2016大师工作营开营礼。本次活动由大师工作营与喜舍杯.中国住宅设计总评榜联合主办,中城联盟、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艾佳生活、北京国际设计周、明源地产研究院、世联行、设计约、倍格创业、行走吧媒体团等机构联合支持。
▲主持人|李想  
  陈俊:设计驱动产业需要生态思维
▲一德集团董事长、IDG资本投资合伙人、中城联盟第八轮轮值主席|陈俊
  设计这个东西,不是现在才有,从古至今设计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人对美好总是有追求的,对美好的追求确实是需要生活体验的。要有智力,要有一些文化,要有一些规则和学习。其实,设计师是帮你实现你内心的东西的。很多人内心都有东西,但是他表达不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设计师。可是,当市场匹配不完美的时候,没有也就没有了。但一旦有一种方式可以满足人们内心的这种需求的时候,那么市场就很大,这叫做改善型需求。就像房子,过去可能毛坯房也能交房,但是现在的精装房,从硬装到软装,设计师帮你一站式做好,那是因为现在有这个需求。
 
  其实文旅行业也是这样,当人们一旦有消费能力,有些时间的时候,周末就是喜欢出去转转。所以说,设计一旦作为一个引擎的话,就有着巨大的动力。特别是在衣食住行基本解决了以后,对体验、感受的要求会越来越大,所以未来体验经济、消费者为精神满足而埋单的行为会越来越突出。这就给设计师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目前,设计的兑价机制不合理,比如你忙了半天你可能认为值100万,但是客户根本认为不值那么多。这个矛盾想想其实是,不怪设计师,也不怪市场。所以,我觉得,设计这个产业要知识产权化,比如你的设计如果不卖100万,而是卖1000块,但是全国有1000个人买你的设计,那么你也是挣到100万,其实,买你设计的人还觉得买了一个100万的设计,也觉得很划算,所以,我们认为设计产业未来也会像最早的windows操作系统那样,用知识产权出售的方式来获得市场。
 
  设计产业整合需要用生态思维,我们需要做联合,我们做现在的“艾佳”这个项目,是把他做细做得让老百姓满意,今后实现生态打造,这是我们商业逻辑。   曾辉:设计成为产业驱动力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曾辉
  我们的产业存在发展问题,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价值。我们的产业如何拥有创新能力,让设计推动我们的产业在品质,在创新力上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这是需要设计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用大设计来带动产业发展,目的是让我们的产业能够更具创新力和潜力,某种意义上讲,设计已经我们这个时代新常态状态下的一个选择,如果中国设计不能成为中国制造的核心价值,那么我们的中国创新就缺乏了推动力,就没有了转型的希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设计驱动产业,成为产业驱动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我们也相信,设计能够真正的驱动产业发展,给产业带来新思维、新文化和新动能。   黄志达:设计其实可以推动产业上下游的整合
▲RICKYWONGDESIGNERS创始人及董事|黄志达
  其实,我一直在围绕着人的生活在做事,对于关于生活的一切,我都很感兴趣。说设计驱动产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事情,我们做设计是需要上下游配合的,设计是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从驱动力角度来讲,我觉得是如何通过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而且更加有驱动力。过去可能认为设计是被动选择的,现在是让设计师来主导,让消费者来选择,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端。设计其实可以推动产业的上下游,整体提供给消费者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而不是半成品。通过设计的整合,结合上下游,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驱动力。
  李有为:产业可以激发我们的设计智慧
▲大师工作营创始人及总监|李有为  
  我们选择“以设计驱动产业,产业激发设计”这个话题,其实是发现,现在的设计越来越深入的介入产业链里,大家都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里面,而生态系统需要有设计来驱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反过来可以激发我们的智慧。过去,有一个现象就是设计圈子化,玩的越来越小的那种感觉。但是现在不同了,设计需要跟产业有非常深,非常垂直的互动。今年大师工作营的开营所做的改变想要走的是一个平台化的路。   全勇:地产3.0工业4.0倒逼设计与产业深度互动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CEO|全勇  
  我们一直认为未来中国整个设计行业跟地产,跟人们的生活方式,跟整个产业链的关系会有一个很大的升级,我认为未来设计这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跨界型设计师、研发型的设计师,管理型的设计师,有的设计师具备产品经理思维能转变为产品经理型设计师……所以未来设计师需要在专业方面有一些细化,和产业链条的上下游的互动方面需要更加的紧密。现在地产3.0,包括整个工业化4.0背景下,因为消费升级,业主审美能力的提升等,倒逼所有设计人群专业能力和执业方式的转型。而大师工作营、“喜舍杯”还有“金堂奖”这些好的项目,为设计师提供一个的平台,让他们更好更快的与市场和产业互动,让设计师少走弯路。   胡艳力:设计驱动力或许是个伪命题?
▲网易家居总编辑|胡艳力  
  从某种程度上谈设计驱动力或许是个伪命题。因为,从现实角度讲,是资本,是大咖在推动设计,推动产业。但我们也看到,身边产业与设计结合的好案例也越来越多。
 
  现在可以说,设计和产业的契合度越来越紧密了,另外一方面是在设计与产业结合上面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觉得,在这个背景下思考设计和产业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一个设计师设计出一个产品,只能说工作进行了一半,只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那么才能说是一个好设计。所以,我觉得,设计如何与产业结合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探讨的事情,这也需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打通,包括资本、产业、设计、媒体等产业链条里的所有环节。
 
  活动中,中国林业出版社建筑与家居出版中心主任纪亮先生、金堂奖组委会秘书长李有为先生、年鉴执行主编殷玉梅女士、年鉴编委刘凌莉女士共同启动《金堂奖o中国室内设计年鉴》首发仪式。李有为先生对金堂奖2015年鉴获奖作品的品质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与到场的金堂奖获奖设计师进行了有趣的互动。
 
  本次活动汇聚了多个设计行业及地产行业的重磅人物,除去论坛几位重要嘉宾,搜狐焦点家居总编辑饶江宏;轻舟装饰董事长陈耕;墨臣建筑师事务所总裁、设计总监赖军;法之家设计总监李万历;北京龚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龚小刚等也出席本次论坛活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