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以艺术之名,致敬不朽的大师——文森特·梵高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24975)评论:(11) 收藏:(0)
要做好工作,必须吃好、住好、偶尔放纵一下自己、有自己的烟抽、可以惬意地喝上一杯咖啡。——文森特·梵高
  艺术巨匠的成就如灿烂星河,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未止步。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这位艺术天才生前一生默默无名,却创造了不朽的艺术奇迹。今天我们走进梵高的世界。   要做好工作,必须吃好、住好、偶尔放纵一下自己、有自己的烟抽、可以惬意地喝上一杯咖啡。——文森特·梵高   梵高简介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在荷兰北部的农业区格鲁特曾德特。作为一名新教牧师的儿子,梵高从下就意识到他所在的中产阶级与当地那些贫困潦倒的苦力和农民之间的差别。1869年离开学校后,年仅16岁的梵高进入由他叔叔参股的古皮尔画廊工作并开始接触艺术的商业一面。他参与组织展览,销售原创或复制品,并了解了价格。在画廊工作的6年中,梵高游历了伦敦和巴黎,期间研究了大量绘画作品。他尤其喜爱让·弗朗索瓦·米勒等巴比松流派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   20岁出头时,梵高预感到了自己的职业宿命但不清楚是什么。1876年,一次单相思式的恋爱令梵高变得抑郁古怪,并最终使他离开了古皮尔画廊。接下来的4年里,他尝试了神学研究却并不成功,还当了一段时间的传教士,但由于过度专注职责最后又一次被解雇了。   1880年,27岁的梵高带着他惯有的冲动与热情最终转向了艺术。他受到了19世纪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运动的启发,也受到当时的莫奈、毕沙罗、贝纳尔和高更等人的影响。   虽然他的创作生涯只有十年,但这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却创作出2000余幅作品,其中大约930幅油画、1100幅素描及其他作品。虽然产量如此之大,但在他有生之年仅售出过一幅作品《红色葡萄园》。安娜·波许,一位热衷于收藏印象派画作的收藏者,于1890年在布鲁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买下了这幅作品。当时她支付了400法郎,相当与如今的1900美元。而今天,梵高的作品在全球的拍卖会和私人交易中售价动辄百万美元。   作品简介   《静物:花瓶中的12朵向日葵》
  创作于:阿尔勒,1888 尺寸:91厘米×72厘米   梵高创作向日葵系列的灵感来源于法国蒙马特的花园。画中那黄、棕交映的色彩和技法,展现出一个充满希望与阳光的美丽世界。可惜由于精神问题,这个美好的世界最终悄悄地离梵高而去。1888年夏天,他创作了很多向日葵来装饰他在阿尔勒的房子,用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朋友——高更。在他的向日葵作品中,有三幅类似的《花瓶中的15朵向日葵》,和两幅类似的《花瓶中的12朵向日葵》。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就是向日葵”。   在这幅画中,梵高用他的技术将构图简化到只剩基本元素,颜色也主要是他最爱的黄色,最终创作出极致简单又不失真实的效果。   《夜晚的露台咖啡馆》
  创作于:阿尔勒,1888 尺寸:81厘米×65.5厘米   梵高对黄色的喜爱又一次在这幅传世名作中得以体现。这幅作品的全名是《阿尔勒夜间露天咖啡座》。暖人心扉的黄色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耀眼,就连点亮夜空的星星也沾染上这份黄色。这是梵高梦想的艺术家欢聚畅谈的地方。和他的许多作品一样,这是一幅充满象征意义的画,虽然对普通观众来说不是那么明显,但对梵高来说,黄色象征着光与幸福。   在给妹妹威廉明娜的一封信中,他热情洋溢地写道:“露台上是稀疏的饮酒者的身影。一盏巨大的黄色提灯把光撒向露台、房子、过道,甚至照亮街上的人行道,使之蒙上一层粉紫色调。街上房屋的坡型屋顶在星光闪烁的蓝色夜幕下绵延,呈现深蓝色偏紫的色彩。那儿还有一棵绿树。你看可以看到,这幅夜的场景中只有美丽的蓝、紫、绿三种色彩,而没有用到一丝黑色。在夜色包围中,被照亮的广场部分则呈现出浅黄褐和青黄色的色调。”   《罗纳河上的星夜》
  创作于:阿尔勒,1888 尺寸:72.5厘米×92厘米   梵高对星空的执迷在他1888年9月创作的三幅作品中都有体现,它们是:夜空露天咖啡馆、罗纳河上的星夜以及尤金·波许(EugeneBoch)肖像。灯火通明的房屋、明亮闪烁的星星和水中的倒影交相呼应,营造出神秘的气氛。   在给他妹妹威廉明娜的一封信中,他这样描述他的执迷:“现阶段我最想画的无疑就是星夜。我常常觉得黑夜比白天更为色彩斑斓,它由最强烈的紫、蓝和绿色组成。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些星星是柠檬黄色的,有些是粉色的,或一种介于绿色与勿忘我蓝之间的瑰丽色彩。如果不是我来精心演绎这一主题,而仅仅画一些白点在蓝黑色背景上是远不足以描绘星夜的。”   《红色葡萄园》
  创作于:阿尔勒,1888 尺寸:75厘米×93厘米   在这幅描绘阿尔勒当地葡萄园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保罗高更对梵高的影响。梵高在阿尔勒住在那栋著名的“黄房子”里,这是他梦想的艺术天堂,他渴望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工作室。当两年前就与梵高结识的高更在1888年10月搬来和他同住时,梵高非常兴奋。梵高对这位比他年长又固执己见的朋友心怀敬畏,他们一起绘画,创作类似的题材。这个时期高更对梵高的影响显而易见。可惜这段关系最终以梵高的灾难性自残而结束。   梵高对秋天独有的红黄色彩与夕阳在水中的闪闪俏影颇为着迷。傍晚散步回来,他凭借脑海中的印象画出这幅作品。他不理会固有的对比色理论,因而成就了他超越时代的风格,但这显然未得到当时主流艺术画的认可。梵高对这幅画颇为喜爱,这是他有生之年售出的唯一一幅作品。安娜·波许(AnnaBoch)向他支付了400法郎购得了这幅作品。   《梵高的椅子》
《梵高的椅子》
  创作于:阿尔勒,1888 尺寸:92厘米×73厘米   这幅作品中流露出一种悲伤与孤独的气氛。当时梵高感受到与高更的关系正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尽管他们谁都没有正式提出这个问题。这幅画创作于1888年12月,与另一幅描绘高更座椅的画相比,梵高的座椅就只是一把再简单不过的木椅,上面除了他的烟叶和烟斗外,空无它物。而高更的座椅就显得华丽多了。这很可能是因为梵高认为自己不像高更那样世俗而高傲,他更愿意使自己和常常出现在他画作中的农民保持一致。
《高更的椅子》
  《梵高的椅子》和《高更的椅子》这两幅作品都创作于与高更的关系濒临崩溃,建立共同工作室的梦想即将破碎的时期,也是人们关注最多的画作之一。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创作于:阿尔勒,1889 尺寸:60厘米×49厘米   高更要离开黄房子回巴黎的消息击碎了梵高想要与他分享工作室的梦想。他深受刺激,非常痛苦。1888年12月23日晚,据高更回忆,在一场激烈的争吵后,梵高曾用剃刀威胁他。他离开了黄房子,但第二天就回来了。警察在那儿等他,因为梵高被发现在一片血泊中,他割下了自己耳朵的一部分,并寄给了当地妓院一个叫瑞秋的妓女。   1889年1月,梵高回到了黄房子,他写信给高更为那场“意外”道歉。梵高承认了自己的病,觉得那是因为发烧和身体状况不佳所造成的,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精神上的问题。在与弟弟提奥和其他朋友的通信中,他对康复的渴望成为主题。   这幅自画像是梵高眼中的自己。他客服沉稳的笔触和明亮的绿色背景,映衬着他绑着绷带的脸和曲做一团的身体,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气氛。   《鸢尾花》
  创作于:圣雷米,1889 尺寸:71厘米×93厘米   1889年5月,梵高听从朋友(PosterSalles)的建议住进了圣雷米附近的圣保罗精神病院。此时梵高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由于精神问题而被禁止绘画,因为弟弟提奥每月都要为他筹措100法郎的治疗费,而他希望通过作画与卖画为弟弟减轻负担,梵高被安排住在一楼并由院长佩荣(Peyron)医生亲自负责。入院一个月他六恢复了绘画并首先完成了这幅《鸢尾花》。他用黑色轮廓勾勒鸢尾花,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这幅作品于1889年在独立沙龙展出,1892年被以300法郎的价格售予奥克塔夫·米尔博(Octave Mirbeau,1847-1917),而此时梵高已经过世两年。   《星夜》
  创作于:圣雷米,1889 尺寸:73厘米×92厘米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期间,梵高的精神问题愈发严重。他对别人、甚至自己施暴。他吞下自己有毒的绘画颜料,做出自残行为。在精神病院的宗教环境中,梵高遭受关于宗教本质的幻觉与梦魇的困扰,使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这幅星夜描绘了从精神病院俯看圣雷米小镇的景色。夜晚的天空,回旋的云朵,一轮新月伴随十一颗星,前排的柏树与后排的尖顶小教堂交相辉映,营造出纵深感。梵高流畅的笔触和翻涌的天空暗示出他躁动不安的情绪和深受困扰的思绪,却没有流露出绝望之感。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
  创作于:圣雷米,1889 尺寸:56.5厘米×74厘米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是他最喜爱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在圣雷米精神病院期间,梵高凭记忆画出了这幅作品。这幅作品充满了梵高对那里的思念之情,在阿尔勒居住的几个月,是他一生中最高产的时期。   梵高一共创作了五个版本,三幅油画和两幅书信手稿。本页所展示的这幅,现在收藏于法国的奥赛博物馆中,是三幅油画中的第三幅。   对卧室非现实主义且不同寻常的描绘,配以由大胆向下笔触所画的物体,令这幅震撼人心的作品变得独一无二且易于辨认。梵高用他大胆夸张的视角向当时荷兰艺术家惯用的柔和色调发起挑战,同时也打破了讲究精确与写实的透视框架。   《自画像》
  创作于:圣雷米,1889 尺寸:65厘米×54厘米   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住了数月后,梵高终于无法忍受,迫切地想离开那里回到北部的乡村和他朋友那儿去。他在给他弟弟提奥的一封信中提及此事,虽然除了想要和的朋友毕沙罗住在一块儿之外,他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他的精神状态还是很不稳定,时而清醒,时而疯癫,甚至比他刚住进精神病院时更糟。毕沙罗的妻子反对梵高来同住,提奥和毕沙罗就建议梵高搬去奥维尔小镇,住在印象派画家的朋友加谢医生附近,并接受他的治疗。   那一时期,梵高给自己画过几幅自画像,这是其中一幅。梵高认为这幅作品表现了自己的“迷茫的平静”。画面中,可以看到一张焦虑的脸,饱经沧桑折磨又充满感情。   《盛开的杏树》
  创作于:圣雷米,1890 尺寸:73.5厘米×92厘米   1890年1月31日,提奥的妻子乔生下了一个男孩。此时的梵高仍然住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接受最近一次病情发作后的治疗。梵高的侄子和他一样,也叫文森特,被侄子出生的消息所感动,梵高在病情好转之后就画下了《盛开的杏树》来纪念此事,新生命是梵高乐观起来,也令他的作画风格产生变化。在这幅画中,梵高以清澈的蓝天为背景配以精心调色的杏花图样。在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中,他提及了在创作这幅画时所倾注的耐性和心血。   《盛开的杏树》是梵高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是得到梵高和他家人高度评价的一幅作品。   《奥维尔的教堂》
  创作于:圣雷米,1890 尺寸:93厘米×71厘米   1890年春,梵高康复了。早些时候他成功售出了《红色葡萄园》,之后又得知了他可以离开精神病院的消息,这令梵高快乐又兴奋,他开始创作一系列色彩鲜艳又积极向上的花卉画作。   1890年5月16日,梵高终于离开了精神病院,前往巴黎与提奥、乔和小侄子文森特见面。三天后,他前往奥维尔,在加谢医生家附近租了一间房住下,提奥此前已经拜托加谢医生照顾他的哥哥梵高。   梵高在到达奥维尔不久后就画下了这幅《奥维尔的教堂》。这座伫立在小镇高处的教堂,是当地风景中最主要的特征,正如它在梵高的画布中显现的地位一样。画中花园部分色彩明亮而教堂则置于阴影之中,这或许是象征了梵高迷失的教会事业。   《加谢医生像》
  创作于:奥维尔,1890 尺寸:67厘米×56厘米   梵高在见到加谢医生两周后就开始着手画这幅肖像画。梵高很喜欢加谢医生,虽然他在写给提奥的一封信中曾提到,他觉得加谢医生的治疗对他并没有什么效果,他甚至认为加谢的精神问题比自己更严重。那一段时间,梵高以非常惊人的速度作画,常常一天就可以完成一幅油画。在完成这幅肖像画后,由于受到加谢医生的鼓励,他立刻开始绘制另一个类似的版本。虽然画中的加谢医生显得有些忧郁,但梵高描述这表情是“忧伤,但又清澈与睿智”,并认为肖像画就应该是这样。   他的《加谢医生画像》跻身全球最贵画作的行列。德国出身的纽约银行家、慈善家及Lesser&Rosenkrantz银行的拥有人(Siegfried Kramarsky),在确认此画会被私人收藏后,与1990年5月15日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将它出售给了日本商人(Ryoei Saito)。   《麦田群鸦》
  创作于:奥维尔,1890 尺寸:50.2厘米×103厘米   梵高前往巴黎看望弟弟提奥、弟媳乔和他的小侄子。提奥和侄子都病了,乔显得疲于应付。更让梵高担忧的是,弟弟在经济方面遇到了困难。回到奥维尔后,梵高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弟弟的负担,这种想法让他愈发消沉、沮丧。   7月27日,梵高给弟弟写了一封永远没有写完的信。信写到一半,梵高外出散步,他穿过小镇来到一片麦田,并在那里他对着自己开了一枪,之后又蹒跚着回到了自己租住的屋子才被人发现。收到加谢医生的通知,提奥迅速赶来。1890年7月29日,梵高死在他弟弟的怀中。不幸的是,六个月后提奥也由于精神失常离世。他死后被葬于奥维尔其兄梵高墓旁。   《麦田群鸦》可能是梵高生命中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揭示了他备受困扰的精神状态,预示着不断逼近的阴郁、甚至死亡。梵高正是想通过这幅画来表达“他内心巨大的痛苦和极度的孤独”。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