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古称箸,一种由中国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进食工具。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时期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关于筷子的产生,有说与姜子牙、妲己、大禹有关,但因文献资料的缺乏,皆已不可考证,但促成筷子诞生,最主要的契机应是熟食烫手。上古时代,没有金属器具,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逐渐出现。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研究.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即使经过4000余年的发展,其原始性依然无法改变。
筷子的使用与发展
世界饮食工具大致有三类,一是使用刀叉勺子的西餐体系的欧美和拉丁美洲国家;二是使用手抓饭的国家,包括非洲、西亚、印度、东南亚除了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以外的所有国家;第三类就是以筷子为日常饮食工具的国家,如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蒙古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其中,尤以中日韩三国的筷子文化最具代表性。
筷子是汉民族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筷子多为近似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或头圆尾方(暗合“天圆地方”),多竹制,也有用木头、金属、陶瓷甚至象牙等名贵材料制作的筷子,体型稍长,圆头方尾,这可能与中国人大桌吃饭有关,筷子长更为方便。由汉人普及使用筷子之后不久也开始传入其他民族,如赫蒙、藏、蒙古、回、满、壮族、苗族等,虽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但也常用筷子,并与风俗及宗教仪式常分不开。
世界上最长的筷子是以百年以上的老红松木为原料,历时一年制作完成,其长度为6.295米,方头宽11厘米,圆头直径7.5厘米,重达53.7千克,现保存在沈阳的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日本继承中国的固有制筷工艺,又别出心裁地将其本土化。日本的筷子源于唐代传入日本的筷子风格,尖头粗尾的筷子,稍短,这与他们有吃鱼片等片状食物的生活习性有关。日本款式十分繁多,通常都是木制,也有包漆的,名称沿用中国古语“箸”,也有特别为烹调用的巨型长筷,日语称为“菜箸”。日本人还把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并且在使用筷子时讲究“忌八筷”。
日本的学者曾测定,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时,有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脑神经有关,因此,用筷子吃饭使人手巧,可以训练大脑使之灵活,
朝鲜半岛是最早引入筷子文化的中华境外地区,约有一千多年,他们把餐具的功能分得较细,吃饭用匙、夹菜用筷。韩国人有用金属餐具的传统,加之多为烧烤,筷子多是扁平的金属制成,中等大小。
随着华侨不断地移居到欧美国家,西方对筷子也不陌生,很多家庭都备有筷子。但其实较早把筷子介绍到欧洲的,可以追溯到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他的著作《中国札记》一书有描述到筷子文化和用法。现在的法国旅游协会制定了一项“金筷奖”以表彰出色的中餐行业;在德国也有一所“筷子博物馆”,里面收藏有上千种不同历史时期的筷子。
中国的筷子文化
中国人常讲:“民以食为天。”这与中国传统的易经文化有关。易卦中,二数先天卦为兑,两根筷子衍生出兑卦,为口,为吃;筷形直长,为巽卦,巽,为木、为入;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东西。入口的筷头为圆,为乾卦,乾为天。因此认为“民以食为天”。另外,筷子一头方一头圆。天圆地方,方形属坤卦,圆形为乾卦,握着筷子吃饭,也就手握乾坤了。
在中国,筷子除了用来吃饭,在民间的婚、丧、喜庆等礼俗都有广泛运用。中国人历来有讨口采的习俗,筷子就有快生贵子,快快乐乐,五子登科,等等好意头。而且筷子是成双成对的,结婚时作为定情之物,两根筷子在一起,象征“双木即成林,相伴到永远”,即白头到老,永不分离。办丧事时,一般使用红色筷是对死者大不敬,但若死者有了五代孙,则用红筷吃丧席,表示老人有福气,俗称“吃福”。
此外,使用筷子有通力合作的意思,故不少人会选择馈赠筷子给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但值得注意的是,赠送银筷子,则代表了试探与不信任。
在台湾,筷子还是分家的重要工具,被称为“分随人”。当地习俗,一个家庭父母过世后,后人分割财产的过程是将财产编好目录,每份财产都要编上符号,将这些符号写在纸上,揉成团放在米升之中,再将此米升供于祖先牌位前,烧香敬拜后,由各方代表用筷子探入米升夹取纸团,按照夹到的符号分得相应的财产。在台湾本地,无论贫富,分家时一般都按照这个习俗用筷子抓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