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建筑设计

一位女性撑起了半座布鲁克林大桥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2-27 18:06:29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美国著名的布鲁克林大桥全长1834米,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大桥的建成有一半的功劳来自一位叫做艾米丽·罗布林的女性,她也是在丈夫病重后临危受命的第一位现场
  美国著名的布鲁克林大桥全长1834米,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大桥的建成有一半的功劳来自一位叫做艾米丽·罗布林的女性,她也是在丈夫病重后临危受命的第一位现场女工程师。
约翰·奥古斯塔斯·罗布林
  桥梁的设计师是约翰·罗布林,他带着在德国学到的桥梁技术来到美国创业。1869年,他的建造布鲁克林大桥的计划力排众议,得到了批准,而当罗布林前往布鲁克林塔的地点勘察时,一艘渡轮撞上了码头,使罗布林脚部受伤,不得不截掉部分脚趾。由于罗布林拒绝接受医生的治疗,令他患上了破伤风,并在同年7月22日逝世,大桥由他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负责,担任首席工程师一职。 由于老罗布林的逝世引起很大回响,投资者纷纷退出,并质疑没有经验的小罗布林是否有能力胜任造桥一事,但他们都最终被小罗布林说服。
1877年的布鲁克林大桥画像
  布鲁克林大桥于1870年1月3日正式开始建造。然而就在动工后不久,小罗布林便患上减压症而瘫痪。 减压症最开始被工程内部的医师称为“沉箱病”:由于工人是在压缩空气的沉箱中工作,因此会令工人觉得很辛苦,严重的会造成瘫痪,甚至死亡。 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所以小罗布林不能再亲自监督大桥的建造工作。
华盛顿·罗布林
  因此,小罗布林决定在他的公寓里指导整个建设工程,并设计沉箱等器械。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妻子艾米丽·沃伦·罗布林的帮助,她以书面的形式在丈夫和施工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在丈夫的引导下,她学会了高等数学、悬链线的计算,了解了不同材料的强度、大桥的设计规格,以及绳索施工的细节。 接下来的11年中,她都在协助小罗布林完成大桥建设的监督工作。
布鲁克林大桥曼哈顿一侧塔楼上的标牌
  从1869年开工,到1883年竣工,前后长达14年,投入了2500万美元的资金,而此桥的工程期间中,除了约翰·A·罗夫林以外,还有20名建筑工人丧命(桥塔上面的标志板是为了悼念他们而附设的),终于建成了这一座世界桥梁史上的丰碑。建成时,桥墩高达87米,是当时纽约最高建筑物之一。布鲁克林大桥启用后,它已成为纽约市天际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1964年成为了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从塔楼俯瞰
  要建造大桥,首先要把两座高塔的基岩沉入河床。小罗布林计划用每个长160英尺、宽100英尺的密封式沉箱,高塔的重量会将沉箱埋到泥土与石块当中,再在沉箱的内部打入压缩空气令水不能进入,而上面的花岗岩的重量会使得沉箱往入深入泥里,再灌入水泥制成实心的基岩。很快地,小罗布林又遇到一个大问题,工人们遇上了一块大石头,可能需要动用炸药,如果爆炸时出现少许错误,可能会破坏沉箱,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沉箱没有损坏。在灌入水泥之前,地面上的工人犯了一个无心的大错,让沉箱里的压缩空气涌上地面,幸好没有人伤亡,随后也完成了基岩,准备竖立第一座塔楼,而另一边的工人亦开始沉箱作业。由于近纽约的基岩深度达160英尺,但在未到达160英尺之前,已经有工人死亡,再加上深度越深,工人可工作的时数越少,于是小罗布林决定不再深入160英尺。如果他错了,塔楼可能会歪斜甚至倒塌,而他将要负起责任。在曼哈顿那一边的塔楼施工现场,沉箱下的铁探头发现基岩的位置比预想的还要深,考虑到减压症的风险,小罗布林当即暂停了建设工作。随后,他确认了基岩上覆盖的9米(30英尺)底土足够坚固,可以支撑塔底,才恢复工程建设。
报纸头条宣布大桥通车
  布鲁克林大桥于1883年5月24日通车。几千人参加了开通典礼,许多船只也来到东湾。时任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及纽约市市长富兰克林·埃德森在礼炮声中走过大桥,在布鲁克林一侧的塔楼与布鲁克林市市长塞斯·洛会合。典礼后,总统阿瑟来到小罗布林家中,跟他会面并握手。小罗布林当时已无法参加典礼(事实上也极少再去工地),但在大桥开放当天,他在家中举行了庆祝晚宴。接下来还进行了乐队演奏、船只礼炮、烟火表演的庆祝活动。
从曼哈顿岛看布鲁克林大桥的塔楼
  布鲁克林大桥是当时曼哈顿和布鲁克林间唯一的陆上通道。当天,共有1,800辆交通工具和150,300人穿过布鲁克林大桥。艾米莉·沃伦·罗布林是第一个走过大桥的人。大桥的最大跨度为1,595英尺6英寸(486.3米)。大桥建设共花费1,550万美元(此为按1883年的美元计算,如按今日美元计算约3.74亿美元)及27条性命。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艰难时缺乏做下去的勇气。既然一根手指可以成就一座大桥,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