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建筑设计

雀替:中国古建筑细节处的大美之色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2-02 14:37:55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中国古建筑的制式和特色构件之一,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宋代称“角替”,清代才改称为“雀替”,并一直沿袭至今。

  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中国古建筑的制式和特色构件之一,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宋代称“角替”,清代才改称为“雀替”,并一直沿袭至今。

  雀替的发展阶段

  雀替的制式成熟较晚,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在宋代还只是柱上交托兰额的一根拱形横木,所起的装饰作用很小,并不受人注意,直至明代才被广为应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最早期的雀替横向跨度较大,南北朝时其长度占明间面阔的三分之一,朝代愈后其长度亦逐渐缩短,清时雀替的长度则占明间面阔的四分之一。  

  雀替的制作材料由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其形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产生了一种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的生动形式,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更为有趣、丰富、自由的多边形。南北朝、宋代早中期和辽代的雀替质朴无华。到宋、辽时候,一些雀替有上下二木构成。宋末和金代的雀替在其下部出现了蝉肚造型,元代的蝉肚造型最繁复,从明至清的蝉肚造型逐渐变简洁,但在底部另加一斗一拱,与此同时,雀替的前端部出现了鹰嘴突样式,鹰嘴突的造型在清代最显著。

  雀替的实用和美学功能  

  从实用角度来说,雀替设置在柱头与梁额交角的地方,一能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还能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此外,雀替还可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不过,雀替虽然是由基于力学原理演变而来的构件,不过其後的发展更多是由于美学的原因所促使而产生。  

  雀替都用油漆或圆雕、浮雕、透雕的方法雕刻,明、清的雀替不仅彩饰,还浮雕卷草和龙等图案,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为常见的美学形式。在千余年的演变中,根据雀替位置和形式的不同,大体上可归纳成为七大类:大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龙门雀替和花牙子等。  

  大雀替:用大块整木制成,上部宽,逐步向下收分后,在底部还加一个大斗,然后再整体地放置于柱头上。大雀替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见于北魏时期,在以后的各代中,除喇嘛教建筑外,一般不用这类雀替。

  雀替:属于在古建筑上最多见的一个雀替种类,体积明显小于大雀替,其位置在柱与梁枋交接处的下部,其造型不似大雀替在二度空间上多向发展,而向左或右及下发展。雀替在宋代时已较为常见,且多用于室内,从元代开始在室内外随意使用,明、清时主要用于室外,而室内极少使用,明、清时还在雀替下加了一拱一斗,此为前代所没有。

  小雀替:此类雀替主要用于室内,因体积小,本身造型没有太多时代性的变化。

  通雀替: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柱子两侧的雀替是分别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则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它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  

  骑马雀替:当二柱距离较近,此时梁柱交接处的两个雀替因距离过近而产生相碰连接的现象,骑马雀替就此形成,但其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龙门雀替:此类雀替专用于牌楼上,为了强调美观,造型会格外华丽。相较于其他雀替,龙门雀替多云墩、梓框、三福云等结构性造型样式。  

  花牙子:又称挂落,纯粹起装饰作用。虽毫无力学上的使用价值,但变化万千,所以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以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