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镇规划 > 城市人文

郑州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09:30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把特定区域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的做法,是城乡各种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把特定区域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的做法,是城乡各种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所在地区文明进步的程度。城乡一体化包括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很多内容,城乡文化一体化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理论上讲,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其具体的标志和本质特征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需要有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等条件。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要继续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乃至历史文化遗产和农村山水风光,既是融合区域文化精神的纽带,又是农村吸引城市资金和项目、促成城乡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媒介。充分发掘好乡土文化资源,除了满足农民自身的需求,还可以吸引市民到农村休闲旅游,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各地不乏极具内涵、富有影响力的乡土文化资源。利用好这笔财富,用足、用好地方文化资源,是我们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二是要继续解放思想,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思想;要破除文化建设就是单纯投入的观念,明确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意识。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保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是要创新城乡文化事业发展机制。首先要明确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要责任,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责任及其考核机制,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建立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引导城市居民和机关团体开展各种结对共建活动,推进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时,创新农村文化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起现代农村文化市场。

四是要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科学化水平。实行以城带乡,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建立城乡文化帮扶责任制。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适应农民群众需要的文化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网点服务、流动服务,建立流动服务平台。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推广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构建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市县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拓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服务效果,提高服务品质。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讲座和展演、展示等文化服务,引导和培育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建立向基层群众“送”文化的长效机制。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等文化服务。加强对外来务工者的文化关怀,尽快把外来务工者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外来务工者文化服务机制。

五是要加强投入保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改进财政投入方式,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多种办法,保障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财政为支撑,强化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保障,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探索财政资金整合使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六是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时代在变迁,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一个偶然的过客来发现酒香,然后是漫长的口口相传过程。更应做的是积极自我包装、自我推销,把好酒推到鼻子的有效嗅程之内。各地要打造自身文化优势,凸显亮点特色,由小规模推介向大范围推介转变、由单一媒体推介向多层次、多平台推介转变,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加大示范带动力度。乡土人才是“草根文化”的领头人或发起者,是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骨干。各地要创造有利条件,十分注重对农村乡土文化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及时总结推广和表彰先进典型,要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近年来,郑州市按照“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的总体要求,进行了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探索,使城乡经济社会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行的道路,表现为:

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挖掘中华姓氏、文字沿革、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寻根祭祖文化资源的优势,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做好郑州的遗址保护和利用,探索大遗址保护机制。依托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促进地方剧种、传统手工艺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加快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和动漫基地建设,扶持具有郑州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支持开展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探索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对中原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市场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

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显着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建设全国人力资源高地。调整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支持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的大学。

塑造郑州人文精神。弘扬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质,注重人文关怀,塑造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全面增强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敬岗诚信、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树立郑州发展新形象。

2013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市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立区、工业富区、三产兴区、民生稳区”战略,努力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上迈上新台阶,谱写郑州城乡和谐新乐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