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建筑设计

姜靖波与他的“乡论”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41709)评论:(0) 收藏:(0)
“乡论”观点:以一山一水一村、一树一人一屋、一诗一词一情的设计实践,重新梳理中国本土文化的构建次序。
  在前段时间的“设计面面观”——《民宿设计之魂与经营之道》民宿设计师姜靖波带来了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研之后得出的理论“乡论”,从乡论的观点解释如何设计民宿如何经营民宿,以下是“乡论”的主要观点。
设计师姜靖波
中国建筑文化学者、人居环境专家、硕士生导师
国家年度新闻《中国视窗》访谈人物
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副总经理、旅游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理事设计委主任委员、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ILIA副主席
 
  “乡论”观点:以一山一水一村、一树一人一屋、一诗一词一情的设计实践,重新梳理中国本土文化的构建次序。
 
  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总结提炼,笔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研后得出:
 
  一、中国本土文化的次序向来就是由民到绅,由绅到士, 再往上就是道德的峰岭,圣人的追求。乡论的构建次序和入世出世分类,从下往上第一层是1.0乡土乡民,10分入世, 第二层是2.0乡情乡绅,7分入世3分出世, 第三层是3.0乡学乡士,7分出世3分入世, 第四层是4.0乡悟乡圣,10分出世。这四个层次从乡土乡民、乡情乡绅到乡学乡士、乡悟乡圣,从入世到出世,民、绅、士、圣构建了中国几千年的本土文化次序和普世价值,希望在今天,我们通过本土构筑的项目实例从村落之远到庙堂之高,重新逐步梳理谱写中国本土文化的构建次序和精神谱系。
  二、乡情三味要素是境、人、物,它们是构筑本土文化的三味食材,境就是走进自然,人就是走进人文,物就是走进生活,当我们保留了自然、人文、生活的原汁原味,把三味食材放在空间的灶上用时间小火慢炖,一山一水一村、一树一人一屋皆可观可悟,回味无穷。让我们远离乡愁回归乡情。
 
  三、从空间结合时间酝酿出乡土的气与势,空间是乡土是地理,不同地理风景产生不同住居,如山居、水居、田居、林居、原居等,时间是乡情是历史,如古居、旧居等,当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汇聚到一起,故事开始产生,山水万物有了气和势。
  四、乡土的肌理丰富多彩就像人体的骨骼、肌肉、皮肤、毛发,从柔软到坚硬分为草、竹、木、土、石。乡建就好似人体的生长,山水是母体是空间,文化是营养是时间,美丽乡村的营建过程就是一个生命从柔软到坚硬,从阴到阳的孕育生长,而不是行政命令的造物运动。
 
  “乡论”调研和实践:
 
  五、从“境”到“人”到“物”一步步开始乡土的调研,有当地自然风貌现状调研、当地植被风貌现状调研、当地建筑风貌现状调研、当地本土建筑材料调研、当地乡土乡建调研、当地乡土乡情调、当地民俗风貌现状调研等。
  六、从望乡到观悟开始乡土的实践研究,望乡是1.0和2.0阶段,乡论1.0乡土乡民的实践案例是四川宜宾市明威乡''申酉辰茶庄''、四川宜宾市明威乡民东村''贰拾贰院品水人家''、四川宜宾市明威乡白塔村“竹桥乡居”,乡论2.0乡情乡绅的实践案例案例是四川宜宾市明威乡''凤凰香谷''、中国李庄古镇“麦天官府”。观悟是3.0和4.0阶段,乡论3.0乡学乡士的实践案例是四川李庄古镇“中国李庄书院”,以“听山问水-观”为主题,取义“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乡论4.0乡悟乡圣的实践案例是四川李庄古镇“博物馆酒店文化集群”,以“万象藏大道-悟”为主题,取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望乡到观悟也是中国哲学的修行和思辨过程。
  文章来源:设计师姜靖波投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