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第二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亮相2016东京设计周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41499)评论:(0) 收藏:(0)
继中国设计智造大奖英国伦敦设计周专场推介会后,DIA开启了海外推广活动第二站——日本东京站,在东京设计周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
  继中国设计智造大奖英国伦敦设计周专场推介会后,DIA开启了海外推广活动第二站——日本东京站,在东京设计周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DIA组委会主席宋建明教授为设计师们带来了一场振奋人心的推介会,期待更多的日本设计者参加大奖,把全球最新的设计理念引入到中国,并为世界贡献东方设计之道。本次推介会得到了日本设计界的大力支持,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席、GK设计集团总裁田中一雄先生,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理事、丰田汽车前设计总监御园秀一先生,AODJ创始人高田昭代女士,TOOLS株式会社董事长下倉健太郎先生,首届DIA获奖日本设计师以及百余名设计师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DIA组委会主席宋建明教授带队与东京设计周组委会秘书长安藤理恩先生见面会谈
  传统与创新   中日在对设计理念的认识上有很多共通之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代表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在日本传统文化里也是非常崇尚“道”的,处处以“道”命名。DIA“设计之道”作为评价体系中心词之一。中日设计都提倡从传统文化精神、功能中汲取营养。日本设计在吸收和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结合,倡导极简主义,充满浓郁的人文色彩,形成了一种优雅、简洁的设计风格。DIA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倡导“东方智性”的核心价值观,弘扬设计中的东方智慧,同时DIA积极地走出国门,在吸收国际设计界赛事的优良运作模式上进行创新,并刻上中华民族的特色,进而使DIA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DIA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谷丛介绍DIA产业平台 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发布DIA官方公告
  创意与产业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以下简称"大奖",英文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缩写“DIA”)是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首个学院奖。大奖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协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DIA在作品征集方式,评审体系、奖项设置、评审团组成等多方面都多有创新之处。大奖通过公众报名、专家提名、机构推荐、定向邀请、国际推广等五大渠道开展作品征集工作;独创“金智塔”评价体系;设置两项最高奖金,额度高达100万人民币;除邀请设计领域专家以外,还引入科技、商业、媒体等其它相关领域专家参与评审。   大奖更大的创新在于制定“百日智造计划”,构筑DIA产业转化平台。设置百日智造孵化平台:专注于一部分优质项目,分阶段,分层级,技术、资本、市场逐步推进,提供优质创意以无限的发展机会与可能性。百日智造服务平台:通过各类产业转化活动,如举办展览、开展案例分享、组织企业对接会、提供设计服务咨询、设立大师培训班等。充分发挥大奖各方资源,实现产业转化一体式服务。
首届DIA获奖日本设计师NOSIGNER创始人&设计师太刀川瑛弼 首届DIA获奖日本设计师STUDIOBYCOLOR创始人&设计师秋山香 首届DIA获奖日本设计师YOY联合创始人&设计师小野直纪
  回顾与展望   首届DIA共收到2511件作品,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初评、终评和总决赛,最终决出TOP21件获奖作品。其中,来自日本的“防灾包”、“纸灯”分别获得优智奖和创智奖,KIRIURUSHI荣膺大奖TOP100之列。首届DIA邀请来自日本的御园秀一(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理事(JIDA);丰田公司前设计总监)、田中一雄(日本GK设计集团社长、首席执行官;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席;日本设计产业振兴会(JDP)执行理事)作为评审委员。   DIA积极开拓与国际设计界组织、机构、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好设计,将国际设计资源汇聚到中国。
DIA组委会主席宋建明教授一行与东京设计周组委会秘书长安藤理恩先生合影
  合作与未来   在2016年初以来,DIA国际行工作组寻访欧洲、美国、日韩等多家设计机构、设计杂志、设计协会、设计院校等。DIA组委会与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日本设计产业振兴会(JDP)、AODJ、千叶大学、AXIS杂志社等多家专业机构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诸多合作建立在“设计、产业”的基础上,聚焦共同的兴趣点“未来”,注重对具有潜力的、突破性的创新设计产品的培育、投资、孵化,明确肯定合作中长期可持续性合作发展的机制。通过此次东京设计周的展览及宣讲会,为DIA扎根国际设计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DIA海外推广第三站将于12月7日现身2016韩国首尔设计节。   作品征集   第二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发布会已于2016年9月19日在浙江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盛大开启。大奖已开通网络报名(大奖官网 www.di-award.org)平台接受公众网络报名,公众报名时间为北京时间2016年9月19日至2017年1月6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