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展览展会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系列展在751艺术区动力广场成功举办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10-02 10:55:03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系列展《“黔”途——贵州兴义万峰林文化谷集群设计》、《土楼七解》、《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在751艺术区动力广场成功举办。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系列展《“黔”途——贵州兴义万峰林文化谷集群设计》、《土楼七解》、《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   9月2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主办,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为总策划的展览:《“黔”途——贵州兴义万峰林文化谷集群设计》、《土楼七解》、《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在751艺术区动力广场A19成功举办。此次的三个展览是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751板块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展览周期为9月26日-10月3日。

开幕研讨

  9月27日下午,在展览现场举行了简朴,但内容丰富的学术研讨会,与会嘉宾包括: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Karl Otto Ellefsen教授,北京大学王昀教授,著名建筑评论家、策展人方振宁先生,著名设计师吴桦女士、吴钢先生、吴文一先生、车飞先生、蒋培铭先生、宋涛先生,销售专家梁上燕女士,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王晓琳处长,建筑学院吕品晶院长,建筑学院程启明副院长,周宇舫教授,何崴副教授,侯晓蕾副教授,刘文豹老师,刘斯雍老师,史洋老师,林凡榆女士等。参与三个展览的学生,以及媒体的朋友也参与了讨论。

  三个展览以如何在当代的语境下看待地域空间、地域建筑、地域文化的命题为切入点,关注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传统习俗与当代生活、全球化与地域性等问题。展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近年来,透过教学,对城乡结合地带、地域建筑、旧城空间等领域中上述矛盾的实验性研究和实践。

  本次的三个展览有各自的主题、策展团队,以及不同的参展人;但三者之间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隐性的关联和方法的互补,是通过实践性切入、研究性教学而达致实验性的教学目的在不同年级阶段的具体呈现。

“黔”途——贵州兴义万峰林文化谷集群设计 “黔”途——贵州兴义万峰林文化谷集群设计 “黔”途——贵州兴义万峰林文化谷集群设计  

  展览一:《“黔”途——贵州兴义万峰林文化谷集群设计》,策展人:吕品晶、史洋,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第4工作室2014年的毕业设计。本次毕业设计以快速城镇化发展为背景,以集群设计为手段,探讨城市在急速扩张中,建筑如何介入自然生态环境,于此同时建构和谐的城市人文生态和文化形象的观念与方法。  

土楼七解 土楼七解现场参观 土楼七解-饰 土楼七解-水

  展览二:《土楼七解》,策展人:何崴、刘斯雍,以闽南地区传统民居——土楼为研究对象,但研究并没有局限于对土楼单纯历史价值的发现,而是试图以当代的视角去观察土楼,解析土楼,转义土楼。《土楼七解》包含七个部分,分别对应七种观察的视角。而这七种视角,抑或层面也是帮助土楼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七扇门户。  

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 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 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

  展览三:《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策展人:何崴,的关键词是“演”,它主要是演绎、演变之意,但也多多少少带有少许“表演”之意。演绎、演变是研究者对于北京旧城传统城市空间在当代生活中何去何从的解答,而在本次展览中,使用了艺术的手法:通过略显夸张的表现方式去刺激旧有空间,使之完成一场在当代时空舞台上的自我表演。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