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镇规划 > 城市人文

姜堰北大街:一座城市的文化交响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10:52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北起单塘河新石器遗址、南到净业寺,在这条被称作姜堰“历史文化中轴线”的正中,就是姜堰北大街。姜堰北大街早在北宋年间就商贾云集,是苏中、苏北的粮油、茶叶集散地,其历史影响和商业地位在姜堰地区不可复制,更不可再生。

昔日繁华之地

    一街一世界,沧桑忆百年    姜堰,因纪念北宋姜氏父子抗洪筑堰而得名。而那条传说千年的“堰”,就在文化街区的南侧地下,由“堰”生“源”,街区色彩传奇。再说茶文化,从清晚期起,徽籍茶商便在此以茶会友,街区附近的义茶亭、徽茗旧馆,至今繁华,可见当年。在北大街,还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泰州学派讲学堂、清代棋圣黄龙士纪念馆、民国初年的乾隆昌栈以及东岳行宫万年台等历史文化旧址,一景一境界,沧桑忆百年。    沉睡的文化等待唤醒,散落的珍珠需要串起。伴随着姜堰旅游业的蓬勃兴起,2010年初,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保护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其时,正是全国房地产热得发“烫”之际,这一“肉心”地段先后被多个地产商看中,给出的土地出让金次次让人心动。然而,冷静的姜堰人没有被眼前利益所吸引,而是着眼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特色建设的需要,确立了“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提升环境”的规划建设理念,决定把该地区建设成为集平民儒学文化、棋文化、茶文化展示;明清传统民居展示,商业及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地方民居保护区和文化旅游区。    用文化的理念包装街区,带动发展。2010年10月,总投资3个亿的北大街文化街区保护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由南区北区两个区域组成,北区以商业元素为主,沿街商铺对外销售,延续北大街千年的繁华,建筑群古色古香,凸显明清建筑元素,以与众不同的格调为投资创业者搭建“超值平台”;南区为文化旅游区,采取“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儒家讲学的碑墙学堂、明清时期的米市、茶市交易场景生动再现,老字号招牌的恢复,将构筑起姜城崭新的文化品牌。

    2011年龙年新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来姜考察,充分肯定了北大街的发展定位,希望加快工程建设,将街区打造成具有时代特色和古朴风格相结合的文化产业示范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