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置身于旅游地产混战的企业与日俱增,除了传统房地产企业以外,一些文化类企业也按捺不住而开始试水。混战中,仍不够成熟的市场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形成了中国式困局。
混乱的盈利模式
然而,国内市场上绝大部分酒店仅靠经营是难以盈利的。
房地产商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作保障,因此就要有房地产项目作为支撑,为酒店提供长期的、持续的现金流。有了房地产项目的资金支持,旅游项目在经营方面能够更加自如,可以根据战略目标推进进度、研发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并扩大地域影响。因此,开发商一拿到土地,为了保证盈利,首先往往想到的是怎么做一个商业或者住宅,最后才是旅游。
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成为了借旅游地产之名,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推销旅游地产主题项目周边的房地产。目前旅游地产项目的短暂盈利更多的是出售房地产项目,但对于如何才能改变局势,在酒店长期的经营上做出新文章,目前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具有普遍性的答案。
采用这种较为初级的盈利模式除了迫于市场的无奈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很多做旅游地产的房地产企业都是由开发住宅地产转型而来,因此存在一定的惯性;同时,政策对于这个行业亦缺乏一定的规划与管控。
旅游地产在短期内突然爆发,后期无论是消化还是经营都存有隐患。然而,明明知道要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但却还是有无数的开发商前仆后继地投入到旅游地产行列,其中最大的诱惑就是旅游地产开发相对低廉的拿地成本。由于地方政府希望藉此开发旅游提升城市面貌,因此开发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土地成本,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