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建筑设计

坡屋面——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美学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3-10 14:19:01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坡屋顶的形式和坡度主要取决于:建筑平面、结构形式、屋面材料、气候环境、风俗习惯、建筑造型等因素。
  坡屋顶的形式和坡度主要取决于:建筑平面、结构形式、屋面材料、气候环境、风俗习惯、建筑造型等因素。   坡屋顶在建筑中应用较广,主要有:   ·单坡式、双坡式、四坡式和折腰式等。   ·以双坡式和四坡式采用较多。
  坡屋顶在古代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古代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古建筑中的坡屋顶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屋顶)社会等级分类: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亭台楼阁。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佛殿、皇宫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筑是采用重檐庑殿顶,是最尊贵的形式。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称为“四阿顶”,宋朝称“庑殿”,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中华文化圈国家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歇山的出现要晚于庑殿及悬山,学者们基本认定歇山是在汉代以后南方地区形成的屋顶形式,并在南北朝时传至北方地区。   ·隋唐统一是以北方兼并南方,虽然隋唐制度吸收了很多南朝的因素,但在名义上仍以北方为正统,庑殿作为北方地区的传统屋顶形式也取得相应的正统地位,所谓庑殿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即在这一时期形成(唐令:宫殿皆四阿)。   注:“阿”是建筑屋顶的曲檐,“四阿”就是四面坡式的曲檐屋顶。   中国古建筑屋顶的与众不同
  中国古建筑凹曲屋面坡度大致相同,一般斜度都为26度~30度,这个角度非常接近太阳黄道与地球赤道所形成的23度27分夹角,这也是古建筑屋顶象征天的文化内涵。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以土木结构为主流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屋顶的造型与众不同,寓意深刻。世界上其他建筑体系的屋顶都是向外凸出的,唯有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是向内凹曲的。   ·从外观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凹曲屋面的造型飘逸舒展,犹如大鹏展翅,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飞动之美。不仅造型优美,还包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说和“天人合一”观念在建筑上的生动体现。   ·凹曲屋面形如“人”字,它又与古代天地人学说相吻合,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符合“天人合一”学说。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古代汉族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