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参观者杜文彩仔细欣赏着刚刚从活字印刷版上印下来的文字,忍不住轻声念出了声。正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行的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一个名为“纸文化包”的展览每天都会迎来大量参与者,亲手体验造纸流程、活字印刷。
记者路艳霞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参观者杜文彩仔细欣赏着刚刚从活字印刷版上印下来的文字,忍不住轻声念出了声。正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行的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一个名为“纸文化包”的展览每天都会迎来大量参与者,亲手体验造纸流程、活字印刷。 “纸文化包”展览原创者是上海博物馆,该馆教育部副主任陈曾路解释,所谓“纸文化包”,就是把纸文化打包成一个移动展览,送到学校和社区。“具体来说,就是将传统造纸工具、纸质出版物、多媒体展示以及动手体验结合起来,对纸文化的历史和特点进行立体展示。”而展览方提供的仅是素材包,根据展览地点的不同,参与者可通过其充满个性的想象和创作,对纸文化进行挖掘,创作出个性作品,让展览更丰满。 “纸文化包”展区不到100平方米,在有限的空间里,古老的抄纸工具、活字印刷版,以及由纸生出来的图书、剪纸、绘画印刷品等,随意摆放着。此外,还有高科技手段制作的多媒体,立体演示着中国古老的造纸文化。 亲手尝试活字印刷和碑拓技术,成为展区的焦点。杜文彩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设计,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先用毛刷蘸墨,刷在活字印刷版上,再把宣纸铺上,接着用棕刷一遍遍轻刷,一幅活字印刷艺术品就出炉了。这是杜文彩第一次制作这样独特的艺术品,有的地方着墨并不均匀,有些字甚至残缺不全,但她对这件手工纸品很看重:“如果墨色均匀,就像是印刷品了。我喜欢这种斑驳的手工感觉,非常美。”杜文彩说,她将把这件艺术品装上框,挂在家里。 图书《纸》可谓纸展览的点睛之笔,白色封面上,浓墨书写的“纸”大气儒雅,全书包括纸源、字纸、纸工、纸韵等章节,尤其别致的是,书中还收入了大量的手绘图。在上海书画院供职的徐旭峰介绍,一群85后利用中国传统墨色,在宣纸上,手绘出百余幅造纸工艺流程图,其中包括皮纸造纸工序、宣纸造纸工序以及造纸用的各种工具等。 “从今天起,我们不放过身边的每一张纸,每一张纸都在述说着人类成长的故事。”“纸文化包”展台上,印着这样的文字。作为展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生通过纸讲述着故事,这是参与者自己进行的个性创造,也是展览最无法预知的部分。杨怡从5岁开始画画,还得过大奖,现已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学生。“我从没扔过一张自己画过的纸片。”儿童画、素描、水彩画摆进了展柜,画在纸上的画述说着小女孩的成长。另一个叫小原的女孩子说,听同学讲,笔墨纸砚只和古人有关,但是她在爸爸的书桌上就发现了这些东西,小原爸爸书桌上的纸文化就这样走进了展场。 此次在北京书博会上举办的“纸文化包”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北大培文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合作推出。 据了解,“纸文化包”面世只是一个开始,布、木、金、土、石、工、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也将以文化包的形式推出,并以微型博物馆的形式流动到学校和社区。陈曾路说,此次和北大培文合作,还有意将该展览带进北京的中小学校和社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体验中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