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工艺:繁华粤绣

发表于 2015-10-19 17:07:56  阅读(0) 评论(0)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粤绣,又称广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2006年,广绣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绣的历史

  粤绣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元年(805),南海(即今广州市)一个叫卢媚娘的14岁的广东姑娘在一幅一尺见方的丝绢上绣出一卷佛经《法华经》,字体比粟米还小而且点划分明(“字之大小,不逾粟粒”“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不具矣”)。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粤绣经由欧洲商舶出口到葡萄牙、英、法等国,成为宫廷和皇室、贵族们宠爱的服饰品。明代粤绣还以国外进口的孔雀尾羽织成丝缕,绣制成服装和日用品等,金翠夺目,富丽华贵。18世纪中叶,广东还流行“皮金绣”,即纳丝绣的一种,底层多用羊皮金作衬,金光闪烁,格外精美。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高宗诏令西方商舶只限进广州港,促进了粤绣的发展,使粤绣名扬国外。乾隆五十八年,广州成立刺绣行会“锦绣行”和专营刺绣出口的洋行,对于绣品的工时、用料、图案、色彩、规格、绣工价格等,都有具体的规定。雍正、乾隆时期,粤绣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当时有专作外销品的作坊。1915年的巴拿马赛会和1923年的伦敦赛会上,粤绣曾获得很高的评价,在国际上以及在港、澳侨胞中,备受欢迎。

  粤绣的特色

  相较于其他三绣,粤绣有着自己独特的工艺特色。《存绣堂丝绣录》及《纂组英华》等书介绍明末清初的粤绣说:“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其法用马尾于轮廓处施以缀绣,且每一图上必绣有所谓间道风的飞白花纹,所以成品花纹自然工整”。具体来说,粤绣的特色为: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二是用色明快,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多注重光影变化,讲求华丽效果。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且针步较短。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四是装饰花纹生动写实,繁缛丰满,热闹欢快。常用百鸟朝凤、海产鱼虾、佛手瓜果一类有地方特色的题材。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台帷、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根据现存粤绣作品分析,粤绣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图案工整,富于夸张;色彩艳丽,对比强烈;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粤绣运用“水路”的独特技法,使绣出的图案层次分明,和谐统一。“水路”,即在每一相邻近的刺绣面积之间,在起针和落针点之间留出约0.5mm的等距离,从而在绣面形成空白的线条。例如,在花卉的每朵花瓣、鸟禽的鸟羽之间,都留有一条清晰而均齐的“水路”,使形象更加醒目。

  粤绣的品种

  粤绣用线多样,针法十分丰富,把针线起落、用力轻重、丝理走向、排列疏密、丝结卷曲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图像的表现力。粤绣自清中期以来,分为钉金绣、金绒绣、绒绣、线绣、等四种类型,其中尤以加衬浮垫的钉金绣最著名。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钉金绣,又称金银绣,是粤绣的传统技法,针法复杂、繁多。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叫金绒混合线。钉金绣针法复杂,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60多种针法,其中“二针企鳞”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钉金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多用于绣制戏衣和舞台铺陈用品及寺院铺陈用品。金银线垫绣是在绣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较粗的丝线或棉线一层层地叠绣至一定的高度,并做到外表匀滑、整齐,然后在其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在面层以丝线满铺绣制,然后在面层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覆盖以丝绸,并将丝绸周围钉牢,然后在上面施绣。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金银线绣以潮州的金银线垫绣最为突出。潮州刺绣“九龙屏风”,画面上为九条动态不同的蛟龙腾空飞舞,又以旭日、海水、祥云相连,组成九龙闹海,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壮丽场面。绣品采用了金银线垫绣的技法,龙头、龙身下铺垫棉絮,高出绣面2~3cm,充分表现了蛟龙丰满的肌肉、善舞的躯体及闪闪发光的鳞片,富于质感和立体感。

  绒绣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在各种丝、绸、缎上,以平绣针法用丝绒绣出平的画面。题材多为飞禽、博古,用作画片、挂屏等。

  线绣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纯用丝线平面绣制。粤绣中的潮绣作品《郭子仪拜寿》、《狮子头》、《海龙王头》、《安春鸟》等,在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在南京举行全国工艺赛会上得奖。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粤绣除采用丰富而多变的针法外,在创作设计方面还注重主意,善于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融入绣品中。在创作方法上采用了源于生活而又重视传统,不满足于现实的描绘而追求着更为美好的理想,与此同时,还善于涉取绘画和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使绣品物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体现了粤绣的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
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指尖上的中国:繁华粤绣

点磊成鑫 [关注TA]

会员身份:设计师
联系电话: 保密
案例数量:0
访问人气:880
擅长设计:
简介:

最近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