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范小胜:无创新不设计,凡设计可执行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1-05 16:13:04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由《非常设计》栏目组和非常设计师网重磅打造、海福乐五金(中国)有限公司冠名的一档高端设计师访谈节目《海福乐-非常设计》隆重推出第十二期。

  非常设计:“无创新不设计,反设计可执行”是您的设计理念。那您在做设计的时候,是怎样去平衡创新和设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呢?   范小胜:记得有位大师曾经说过,人类的创新只占百分之二,其余的百分之九十八来自于经验。那创新设计也是设计,如果是执行不了的创新设计呢,不能称之为设计,那只能说是空中楼阁,比如说我们熟知的苹果手机,他们的手机产品是够颠覆的,但是创新只占百分之二,其余的东西原本世界上都已经存在了,全世界最早的工业设计师是我们中国的秦始皇,以前每个将士出去打仗,他们自己做自己的弓箭,那这个将士死了以后呢,他的箭就没发被别人所用,别人射不了他的箭,秦始皇就统一了这个标准,那实际上他也是再创新,单页仅仅是百分之二而已。所以说创新设计是来源与经验的。现在又很多设计师落实不了自己的设计,那只能说是他经验不足,那这种问题怎么解决呢。第一就是我们要追求做事情要有一公分的宽度,一公里的深度,这样在做设计的时候就能积累很多的经验。   非常设计:您在做设计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种情况,就是您的想法和客户的想法是有冲突的。那这个时候您是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呢?   范小胜:在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确实会遇到这种问题,包括每一个设计师也都会遇见这样的问题。这个源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设计师对自己的作品不尊重,也就会造成客户对我们的不尊重,有的设计师会说客户老师改我的东西,我觉得每个行业来讲,客户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没有资格去抱怨我们的客户,我们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自己都不拿自己的作品当回事,客户当然不会尊重我们,也更不会落地,有很多图纸拿到工地上根本是用不了的。那怎么解决呢?第一,从自身找原因。第二就是我们项目的出发点,实际上每一个项目的基本诉求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定位,那我们开始的时候要多跟客户沟通,然后帮客户找到这样的定位。比如说我们要设计一个餐厅,实际上甲方能找到我们那就是让我们帮忙,把这件事情做好,把这个事情执行好,那开始的时候我们跟业主沟通的时候,我们会帮业主找准这个定位,你比如说我们这个餐厅,他服务于哪些人群、做的菜是什么样的,我们做一个全方位的包装定位一下,人群定位了,风格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这样我们有这样好的方案,后续执行的过程中就会非常好,非常顺畅。那实际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就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原来我们再设计的过程中可能没有这个节点,那现在包括我们木斯也好,我个人也好,都是会把定位放在第一位的。实际上要是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呢,20世纪最大的社会生产力是管理,那么21世纪就是定位。这个道理在设计界一直是在沿用的。只不过我们刚刚认识到,把它提起来而已。   非常设计:有人说设计是满足各种需求之后的落地性。那您是怎样看这种落地性的概念的呢?   范小胜:设计它属于实用美术,不像画画那样,画画它是不需要一些客观条件支持的。就是画好了,有欣赏的人,支持的人就会发现它的价值。但是设计的前提条件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场地限制,每个项目的诉求,装修设计实际上它需要很多外部条件的支持,比如说场地限制和资金投入,工期,天气等等,所以说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东西,任何一个条件如果你不去考虑周全的话,它都影响着我们的结果。   非常设计:您在微博上也推荐过很多国外的优秀设计师,那今天的节目里您能不能跟我们介绍几个您最喜欢的国外设计师。   范小胜:其实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国内也涌现出来很多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包括优秀的企业,我在微博上推荐实际上就是想把好的能吸引过来,当然国内的发展还是跟国外的有一些差距的,毕竟人家发展了那么长时间,我们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微博上转发这些实际上是作为新鲜血液的补充吧,也是一个自我积累学习的过程,有很多值得学习的设计师,比如说季裕棠先生、雅布先生、菲利普·斯达克、米歇尔·杰拉德这些大师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感觉都具有哪些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当然我个人比较推崇的还是雅布先生的作品。也是受设计界崇拜的一个知名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是比较国际化的,而且又具有这种独立性,而且能传达空间精神和满足业主诉求的作品,你看他每一次在选材的做法上都没有太大的创新,但是每一次感觉就是不一样,他在色彩上的创新能力是比较强的,包括原创性。他可能能通过一种材料就能引发出好的灵感。   非常设计:听说您也很喜欢乔布斯的设计,是不是因为你们两个人的设计有一些共通性呢?   范小胜:乔布斯我是比较崇拜的,我觉得还是在于做事和人格魅力上比较崇拜他,第一就是在这种更多人追求物质主义的情况下,他还能坚持自己的完美主义,这一点比较像,我也是追求完美主义的,甚至有一些偏执狂。比如说他有一句话叫“把栅栏的背面做好,也是有必要的,尽管人们看不到它。”实际上这么多年做设计来讲,我们追求的也是这种完美主义。包括乔布斯的产品,电脑打开以后,里边的电路板还有这些原件,设计的都非常工整。还是就是大道至简,木斯实际上也是追求简单的设计,多余就是罪恶这种原则。还有我就是苹果的这种营销哲学,反映了他的企业文化。第一,它讲究共鸣,第二,是专注。第三是灌输。这个我甚至把它当做我们自己企业的营销哲学,拿过来借鉴。共鸣实际上就是跟我刚才说的定位差不多,就是我们和客户站在一起,我们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和客户产生共鸣。专注它是讲,我们为了要做好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放弃一些对我们不重要的机会,灌输实际上是完美主义另外的一种说法。不如说要求我们的名片,VI,文件拿出去之后都要传递我们对完美主义的追求。   非常设计:您做设计这么多年,肯定有很多精彩的作品。能不能跟我们分享几个?   范小胜:有一个小作品吧,我倒是比较满意,是一个海边的房子,这个在我们过往的作品里是小得不能再小了,但是为什么拿出来说呢,这个小作品给我们的发挥余地表较大。虽然说手法上没有太大的创新,但是体现了木斯这样的一个精髓,简约、环保、敢于探索建筑给人带来的真正的意义。比如说,我们想象这个建筑是不存在的,海边的房子,给我们感觉住在海边就可以了。实际上它是打破室内和室外的界限,让这个建筑不存在,然后让我们回归到大自然,大环境下这种本我的生存状态。这个是比较好的一点。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尽量摒弃了很多繁复的节点做法和工艺。尽量选这些比较环保的材料,用比较工业化的手法去打造它,这可能也是未来住宅装饰的发展方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