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毛勇:智慧养老开启物联网时代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42009)评论:(0) 收藏:(0)
9月26日,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市场主题《绿色健康智慧生活》论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B段地下一层小剧场盛大举行。
  9月26日,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中关村中安安防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北京蓝盾世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元美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非常设计师网、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北京达福康承办的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市场主题《绿色健康智慧生活》论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B段地下一层小剧场盛大举行。来自智慧城市产业投融机构、地产、建筑设计、安防、消防以及大健康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等共聚一堂,火热开聊。以下是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北京达福康总经理毛勇的主题演讲。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北京达福康总经理毛勇  
  毛勇:
 
  今天非常有幸站在这里与各位专家学者以及精英们一起分享自己的体会。感觉非常荣幸。今天想探讨的话题是当下倍受关注的一个新兴业态,辅具产业,如何讲辅具产业,我想借用克强总理的讲话,以辅具为代表的残疾人服务产业。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简单地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辅具产业的概括与发展状况。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它存在的作用和意义。
 
  概括这块,可能很多人,因为不是这个行业的,对辅具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晰,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膝关节挖掉以后不能直立行走,他最后出具疆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当时使用的代步工具,是现在的辅具。重点我想说明一下他服务的人群是三类人,残疾人、老年人,2015年是150万,2.2亿,占总人口的12.1,再加上如此庞大的消费人群,我想是任何产业所不能比拟的。辅具分类,国际组织在1992年将辅具产业分为十个类别,2005年出台了新的标准,分为5大类,这里边就不展开具体的讲述。分类的各种细节,大概这边可以讲一下,11大类主要包括像各类的移动,包括职业、技能、家庭生活,家庭的改造,以及休闲娱乐,这11大类其实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简单地讲一下,主要从五个方面。这里面选择一个交流这块,康复辅具怎么体现人文的关怀,整个产业推出了新的产品,针对低视力和盲人他如果想阅读书报如何解决,现在直接达到语音播报,这类人群通过听就可以完成读书阅报的一个需求。住听呢,大家熟知的助听器,现在的国内的产品通过眼镜,可以跟大家任何的眼镜对接,老人不需要再外挂,不需要塞到耳朵里,这是一个助听的创新。
 
  包括助言,所有功能,有些适度,语言上的障碍如何解决,人工喉已经上市了,解决语言发声的问题。微观方面,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的对象,现在我们这种辅具不断升级,包括智能化的改造。通过地面有地面流,有电动的提升,也包括在设计的时候,将失能老人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转移,包括现在北京一些小区做的,现在缺乏老人包括残疾人,没有安装电梯的,我们提供的这种辅具解决老人出行的问题,每个细节都解决了民政、民生的一个表现。
 
  现状简单地阐述一下目前辅具的现状,国内是有2000种,各个国家对养老辅具的需求是不断升级和变化的。美国是最大的一个辅具生产国和销售国,德国在创新方面走在了前面,每年用于研发的经费比任何国家投入都大。日本原来重视医疗产业,现在退居二线了,现在把辅具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的辅具产业,中国从最开始也都是经历轮椅的过程,包括现在这20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体质的提高在不断地升级、换代。这个辅具产业的市场,年后将达到一万亿,影响辅具发展的因素比较多,这里边各个产业、各个行业都会经历一些,特别中国的市场,是哪个行业热销,大家都会去做的一个产品。如果国家没有一个机制、一个门槛的话,现在简单像轮椅,轮椅大家都了解,轮椅厂家,生产出来5块钱就可以上市了,这种产品最后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再一个,居家养老,最终是占到90%,如何做到居家养老,辅具的产品和服务有没有做得很完备。现在中国市场有太大的空间需要去投放,更多的产业化、民用化,现在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克强总理的向往,中国辅具要跟德国伸出手来,要完成产业的一个闭合。科技创新,这里边讲讲创新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国家对养老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面是五个重要需求,推动辅具需求,包括下一步人才的培养,包括现在在推动辅具的标准建设,北京市地标、国标的推进,包括明年要推全国研发大赛的一个项目。项目后端的核心价值,包括中国的竞争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一些管理和机制的创新。
 
  最后想讲一下未来辅具的一个发展方向,这是一个简单的,人躺在上面,随时可以呼吸,报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检测,子女可以通过APP。我想总结一下,科技化、国际化和智能化的一个方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